<div id="oftxj"></div>

    <form id="oftxj"><th id="oftxj"><track id="oftxj"></track></th></form>
    <em id="oftxj"></em>
    1. <sub id="oftxj"></sub>

    2. <nobr id="oftxj"></nobr>

    3. 搜索信息

      搜索貼子

      搜索新聞

      搜索店鋪

      搜索商品

      搜索團購

      搜索新聞
      國際職教大會
      當前位置:職教網 ☉ 資訊 ☉ 國內新聞 ☉ 職教新聞
      展開全部

      2021年河北高考實行“3+1+2”模式

      考生有12種考試科目組合可選,綜合素質評價成錄取重要參考,合并錄取批次、專業優先


      圖為發布會現場。孟光磊攝


      4月23日,河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高考改革實施方案。


      河北新聞網4月23日訊(記者馬利)今天,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高考改革實施方案。從2021年開始,河北高考實行“3+1+2”模式:“3”是語文、數學、外語,由全國統考;“1+2”為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其中“1”為物理、歷史科目2選1,“2”是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科目中選擇2科。為增加考生和院校雙向選擇機會,考生志愿將采取“專業(類)+學校”的組合方式。


      12種組合供學生選擇


      從2021年起,河北省高考按改革實施方案考試和錄取,普通高校實行“兩依據、一參考”的招生錄取模式,依據統一高考(以下簡稱統考)和高中學業水平選考(以下簡稱選考)科目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進行招生錄取。

      根據新高考方案,考生高考成績由統考科目和選考科目構成,滿分750分。語文、數學、外語為統考科目,使用全國統一試卷,各科滿分150分,均以原始成績計入總分,其中,外語科目考試由聽力和筆試兩部分組成,待條件成熟后提供兩次考試機會。選考科目包括物理、歷史、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等,滿分均為100分,考生須在物理和歷史兩個科目中,選考1科,以原始成績計入總分,在其他4個科目中,選考2科,以轉換成績計入總分。

      “學生將不再簡單被劃分為文科生、理科生,而是更加多元,可以在12個組合中選擇其一?!笔〗逃龔d廳長楊勇表示,新高考方案,將讓學生擁有更多選擇權。


      選擇考由河北省統一命題、考試


          選擇考從2021年開始實施,每年組織1次,河北省統一命題、考試、組織閱卷、公布成績。考試時間安排在每年6月份統一高考后同期進行。
      普通高中在校生只能在高三年級參加選擇考,每科考試時長均為90分鐘,考試成績當年有效。選擇考科目在高考報名時最終確定,考生在報名前可以更換,報名結束后不可更改。

      為方便考生選擇考試科目,河北省規定,2021年在河北省招生的普通高等學校要提前根據專業人才培養對學生學科專業基礎的需要,科學合理設置選考科目要求??忌x考科目符合高校相應招生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的,方可報考該專業(類);沒有確定選考科目要求的招生專業(類),考生在報考時無選考科目限制。高等學校招生專業(類)的選考科目要求提前向社會公布。


      合并批次,專業優先,增加考生選擇機會


          河北省高考改革在錄取批次和錄取辦法方面也有顯著變化。
          逐步合并本科一批、本科二批錄取批次,自2020年起,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分為本科、高職(專科)兩個批次。增加本科批次考生填報志愿數量和征集志愿次數,最大限度滿足考生志愿填報的需求。

      自2021年起,在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中,按物理科目組合和歷史科目組合分列招生計劃、分別劃定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忌驹赣伞皩I(類)+院?!苯M成,一所院校一個招生專業(類)為一個志愿,實行平行志愿投檔,增加高等學校和學生雙向選擇的機會。


      此外,河北省將推進高等職業教育分類考試招生改革。加快推進高等職業教育分類考試招生改革,突出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規律,高職院校與普通高校考試招生相對分開,實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評價方式。


      來源:河北新聞網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也就是“職教二十條”發布后,昨天(16日),教育部再次發布《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以下簡稱《試點方案》),也就是“1+X”證書制度,“1”為學歷證書,“X”為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試點方案》透露,從今年起,我國將重點圍繞信息與通信技術、物流管理、老年服務與管理等十大領域試水“1+X”證書制度,而且,這項制度不僅針對學生,社會人員也可參與。這也意味著,職業教育正式進入社會化“考證時代”。

       

      根據《試點方案》的任務進度表,從今年起,面向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20個技能人才緊缺領域,率先從10個左右職業技能領域做起。

       

      近期將首批啟動5個職業技能領域試點,其中包括建筑工程技術、信息與通信技術、物流管理、老年服務與管理、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等,率先進入“考證” 時代的等級證書包括:建筑信息模型(BIM)職業技能、物流管理職業技能、老年照護職業技能、智能新能源汽車職業技能等。

       

      但是,此前職業教育證書的管理方面較為混亂,不僅人社部、教育部可以發放證書,不少行業協會也參與證書的發放。如何才能防止亂培訓和亂發證現象的出現?此次《試點方案》明確要求,等級證書的頒發和評價機構將面向社會招募,但不得違規收取或變相收取任何費用。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長王揚南介紹:“這次的證書是一個全新的制度設計,無論是證書的內涵、功能,還是證書的管理和以后的實施、質量保障等方面,都進行了全新的制度設計。濫發證書的問題,目前都有相關的制度設計進行制約。教育部職成司和職教所已經聯合向社會公開發出了招募公告,得到了社會各界積極的響應,有260多家社會培訓機構參與到招募當中”。

       

      根據介紹,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將以社會需求、企業崗位(群)需求和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為依據,對學習者職業技能進行綜合評價,如實反映學習者職業技術能力,證書分為初級、中級、高級。

       

      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將作為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及標準的建設主體,對證書質量、聲譽負總責,王揚南介紹,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的主要職責包括標準開發、教材和學習資源開發、考核站點建設、考核頒證等,并協助試點院校實施證書培訓。王揚南表示:“我們目前對這些機構的要求和以前完全不同,目前招募的社會培訓組織叫培訓評價組織,條件非常高,要求具有培訓資質,具有標準開發的經驗,要有職業技能評價的能力,要有優秀的培訓業績,合法經營記錄,有基礎、有隊伍、有影響,在業界要得到認可,這是基本條件,對它實施培訓的量和實訓的場所都有嚴格規定”。

       

      《試點方案》規定,院校是1+X證書制度試點的實施主體。王揚南介紹,試點地區和院校均經過了遴選。中等職業學校、高等職業學??山Y合初級、中級、高級職業技能等級開展培訓評價工作,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學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及國家開放大學可根據專業實際情況選擇。王揚南表示:“在部分地區遴選符合條件的院校開展試點,試點的省份采取自主申報的方式確定,試點的院校采取自主申報和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推薦的方式確定,未納入試點范圍的省份和院校也可以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和要求自行開展試點工作”。

       

      而且,試點院校在面向本校學生開展培訓的同時,也可以為社會成員提供培訓服務。同時,教育部將建立“學分銀行”制度,學生和社會成員在按規定程序進入試點院校接受相關專業學歷教育時,可按規定免修相應課程或模塊,促進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互通。

       出自:央廣網

      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迅速發展,招生規模已占到普通本??普猩鷶档囊话胍陨稀5?,高等職業教育專門的學位制度卻一直未能建立起來,嚴重阻礙了技能人才培養的質量提升和體系建設。

       

      我國高等教育學位體系是相對完整的,包括博士、碩士、學士。但是,高等職業教育沒有學位,導致技術技能型人才上升通道狹窄。眾多職業院校的“當家人”表示,體制上的不足讓職業教育成為“斷頭路”,讓上職業院校淪為學生考不上高中和本科后的“無奈之舉”,嚴重影響了職業教育的生源質量和人才培養。這也是當今職業教育的“痛點”之一。

       

      在此背景下,不少職業教育專家建議,引入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較為熱門的“副學士學位”。副學士學位由社區學院、??茖W院(又稱初級學院)或某些具有學士學位頒授資格的學院和大學頒授給完成了學位課程的學生。副學士學位課程等同于四年制大學的首兩年課程。學生畢業后可選擇升讀大學,再經過兩年學習便可取得學士學位。在美國和加拿大,副學士是學位之中等級最低的一種。在英國,副學士學位等同于基礎學位,類似于我國的大專文憑,但又不等同于大專文憑。

       

      筆者認為,在高等職業教育領域設置副學士學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打通學生的上升通道,從而增加高等職業院校的吸引力。但是,必須認識到,只授予副學士學位對職業教育學生的激勵是很有限的。如今,普通本科院校的學士學位都對學生起不到多大激勵作用,何況高等職業院校頒發的副學士學位?打鐵還需自身硬。因此,職業院校應當下功夫提升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動手能力。同時,國家應多管齊下,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大力推行職業教育改革。社會各界也應當扭轉對職業教育存在的偏見,真正消除學歷“高消費”,讓高質量的職業教育成為國家實業興盛的人力資源根基。

       

      教育生態的改變、社會認知的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職業教育的發展也非一日之功。值得欣喜的是,加快發展職業教育已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特別是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改革完善高職院校考試招生辦法,今年大規模擴招100萬人。這體現了國家對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視,也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契機。

       

      (作者系北京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


      出自:中國建設報

      近日,教育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集中力量建設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職學校和專業群,即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以下簡稱“雙高計劃”)。

       

      如何形成“中國特色”?如何沖擊“世界水平”?“雙高計劃”這趟職教發展的快車將駛向何處?如何搭乘?圍繞職業院校和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本報記者進行了采訪。

       

      定位 引領職業教育發展的制度設計

       

      根據教育部日前發布的權威解讀,“雙高計劃”的項目定位是“舞龍頭”。高等職業教育作為我國首創的教育類型,伴隨改革開放后經濟轉型升級,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過程,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模式,把一批又一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輸送到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加速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進程。

       

      據統計,全國共有高職院校1418所,高職在校生達到1134萬人,5.8萬個專業點覆蓋了國民經濟的主要領域。在現代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一線新增的從業人員70%以上來自職業院校畢業生。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各行各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緊迫。我國高職教育發展雖然取得了顯著成就,但與教育現代化的目標相比、與建設教育強國的要求相比、與服務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使命相比,仍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和不足。今年年初,國務院頒布《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對職業教育作出“到了必須下大力氣抓好的時候”的判斷。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集中力量建設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職學校和專業群”。教育部在對“雙高計劃”的解讀中指出,“‘雙高計劃’是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重要舉措和職業教育‘下好一盤大棋’的重要支柱之一,致力于把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龍頭’舞起來,引領帶動職業教育培養千萬計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成為支撐地方經濟轉型升級和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力量”。

       

      “‘雙高計劃’不僅是建設一批高職學校和專業,更是立足職業教育整體發展的引領性制度設計?!痹谔旖虼髮W教育學院副院長潘海生看來,“雙高計劃”對于職業教育類型教育發展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戰略意義,其引領作用體現在五個方面,包括引領現代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理念變革,引領職業院校辦學理念的變革,引領職業院?,F代治理能力提升,引領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模式變革,引領職業教育國際化進程。

       

      思路 持續推進高職教育改革發展的政策供給

       

      “縱觀我國高職發展歷程,實施重大項目是我國推動改革發展的一大抓手。”深圳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陳秋明回顧了這一發展過程。

       

      在經歷了從改革開放初期到上世紀90年代末開展的規模擴張后,2006年,教育部和財政部啟動“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支持100所高水平示范校建設。示范校建設把工學結合作為產教融合的重要元素,滲透到教育教學過程,形成了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2010年,教育部和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在原有已建設100所國家示范校的基礎上,新增100所左右國家骨干高職院校。骨干校建設創新了校企合作的體制機制。

       

      2015年,教育部印發《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提出“到2018年支持地方建設200所辦學定位準確、專業特色鮮明、社會服務能力強、綜合辦學水平領先、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契合度高、行業優勢突出的優質??聘叩嚷殬I院校”。優質校建設抓的是通過產教融合帶動院校整體質量提升。

       

      “至此,我國已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框架初步成形,高職教育基本形成了以專業目錄、專業教學標準、課程教學標準、頂崗實習標準、專業儀器設備裝備規范等五個部分構成的國家教學標準體系,邁向了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具備了向‘世界一流’職業教育邁進的能力?!标兾鞴I職業技術學院原黨委書記崔巖說,“從示范(骨干)校建設,到優質校建設,再到‘雙高計劃’,以持續的政策供給,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推動職業教育發展”。

       

      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高職教育研究所所長崔發周認為:“‘雙高計劃’在指導思想、建設目標、建設內容和保障措施上都具有新時代的特征,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背景下的新一輪高職教育改革,需要解決新時代高職教育發展的新矛盾、新問題,明顯不同于以往示范校、骨干校、優質校的建設思路”。

       

      要求 當地離不開、業內都認同、國際可交流

       

      那么,“雙高計劃”對學校和專業的建設要求是什么樣的呢?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王繼平在今年2月介紹《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新聞發布會上,曾將“雙高計劃”建設要求概括為“當地離不開、業內都認同、國際可交流”。

       

      別看這三句話通俗易懂,要求卻不低,而這樣的要求,是以往職業教育改革發展中從沒有提出過的。

       

      王繼平解釋說,“一是當地離不開,是說學校為當地服務做得好,所在的地方離不開。二是業內都認同,我們舉辦的專業和學校,業內要認為是頂呱呱的、前列的。三是國際可交流,不僅是在國內,還要走向國際,在國際上可以交流。這也是我們作為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的目標,在學校方面的體現。這是我們改革的標桿,發展的支撐”。

       

      此次教育部發布的解讀中,進一步指出,要“建成一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基地,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紅利,服務區域發展”,“建成一批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讓行業和企業都認可,支撐產業轉型升級”,“探索一條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發展道路,與國際社會共享中國職業教育模式、標準和資源,向世界中心走去,與大家共舞”。

       

      在改革任務方面,《意見》提出“1個加強”“4個打造”和“5個提升”,即加強黨的建設,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高水平專業群、高水平雙師隊伍,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服務發展水平、學校治理水平、信息化水平、國際化水平,是工作目標。

       

      按照教育部要求,列入計劃的學校要聚焦學校和專業群建設,以人才培養為中心,按照“1個加強”“4個打造”和“5個提升”要求,科學制定建設方案,健全責任機制,持續深化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模式改革,健全德技并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率先開展“1+X”證書制度試點,創新高等職業教育與產業融合發展的運行模式,真正發揮帶動區域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龍頭作用。

       

      全國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議主席董剛認為:“‘雙高計劃’不僅僅限于入選的學校和專業群,應是高職戰線共同的目標方向,每所學校都應在高水平目標引領下,找準自身發展定位,持續深化改革,強化內涵建設,辦出特色水平,實現高質量發展”。

       

      機制 總量控制、動態管理、有進有出

       

      “讓學校少跑腿,讓數據多跑路?!睂τ趯W校普遍關注的項目遴選方式,教育部在解讀中明確了這一原則。遴選過程分為學校申報、省級推薦、遴選確定三個環節。項目遴選堅持質量為先、改革導向,公開條件和程序,以地方先期建設為基礎,以學校和專業的客觀發展水平為主。

       

      按照《意見》,“雙高計劃”項目布點50所左右高水平學校建設單位和150個左右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每五年一個支持周期,2019年啟動第一輪建設。

       

      據悉,項目將實行“總量控制、動態管理,年度評價、期滿考核,有進有出、優勝劣汰。每個建設周期結束調整一次,持續保持項目張力。年度評價項目建設績效,依據周期績效評價結果,調整項目建設單位”。

       

      接下來,教育部還將制定兩個“辦法”。其中,“遴選管理辦法”立足于“選”,明確遴選條件和程序,公開申請、公平競爭、公正認定;“績效評價辦法”立足于“管”,突出過程管理、動態調整,保證建設質量。

       

      據了解,“雙高計劃”按照回避原則,成立項目建設咨詢專家委員會,為重大政策、總體方案、審核立項、監督評價等提供咨詢和支撐。建立信息采集與績效管理系統,全面強化績效管理;建立信息公開公示網絡平臺,接受社會監督。地方和學校通過績效自評加強項目自我管理;發揮第三方評價作用,定期跟蹤項目建設成效。

       

      在經費支持方面,“雙高計劃”將采取“地方為主、中央獎補、多渠道供給”的方式:

       

      ——地方在完善高職生均撥款制度、逐步提高生均撥款水平的基礎上,對“雙高計劃”學校給予重點支持。

       

      ——中央財政通過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專項資金,對“雙高計劃”給予獎補支持,發揮引導作用。

       

      ——有關部門和行業企業以共建、共培等方式積極參與項目建設。

       

      ——項目學校以服務求發展,積極籌集社會資源,增強自我造血功能。

       

      按照“雙高計劃”建設規劃,到2022年,列入計劃的高職學校和專業群辦學水平、服務能力、國際影響顯著提升,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和培養千萬計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使職業教育成為支撐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形成一批有效支撐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制度、標準”。

       

      “到2035年,一批高職學校和專業群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引領職業教育實現現代化,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國家競爭力提供優質人才資源支撐。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制度、標準體系更加成熟完善,形成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發展模式。

      出自:中國教育報

      教職成函〔2019〕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各計劃單列市教育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進一步加大激勵支持力度的通知》精神,充分調動各地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勵職業教育改革成效明顯的?。▍^、市),教育部制定《職業教育改革成效明顯的?。▍^、市)激勵措施實施辦法》,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教育部

      2019年3月20日

      職業教育改革成效明顯的?。▍^、市)

      激勵措施實施辦法

        第一條 根據《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進一步加大激勵支持力度的通知》,為規范職業教育改革成效明顯的省(區、市)激勵工作,充分調動各地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職業教育改革成效明顯的?。▍^、市)是指校企合作推進力度大、職業教育發展環境好、推進職業教育改革成效明顯,具有引領和示范帶動作用的?。▍^、市)。

        第三條 職業教育改革成效明顯的?。▍^、市)激勵工作遵循公平、公正、公開原則,統籌安排,有序推進。

        第四條 教育部負責職業教育改革成效明顯的?。▍^、市)的遴選和激勵工作。

        第五條 職業教育改革成效明顯的?。▍^、市)評選對象為省級行政區(含計劃單列市,下同)。上一年度已列入激勵名單的,原則上不參與本年度遴選。

        第六條 遴選依據主要為上一年度工作情況,每年遴選原則上不超過5個,激勵期原則上為一年。

        第七條 申報?。▍^、市)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ㄒ唬﹫詻Q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及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發展職業教育的決策部署,同步制定完善適應區域發展需求的相關制度及實施辦法,明確省內任務分工和督查要點。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職業教育工作的領導,把職業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和教育改革創新中更加突出的位置,保障資金資源支持,營造職業教育良好發展氛圍。完成好上一年度中央交辦的重大任務。5年內建立完善省內職業教育跨部門協商(調)工作機制。

       ?。ǘ┐蠓嵘夹g技能人才供給能力。落實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適應經濟轉型升級和國民就業創業需要,深化辦學體制改革和育人機制改革,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職普比不斷提高,完成好高職擴招工作任務,優化學校和專業布局,區域內市、縣均能按照規定建立生均撥款制度,具備大規模培養技術技能人才能力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三)積極主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 主動適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服務脫貧攻堅、“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鄉村振興戰略、制造強國建設等國家戰略,承接提高中高職發展水平、服務國家戰略相關任務,推動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參與職業教育東西協作行動計劃、職業教育“走出去”相關工作等。

        (四)在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成效顯著。落實《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和《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等,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特色鮮明。深入學習借鑒德國“雙元制”等,推動校企協同育人,探索現代學徒制、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組織行業企業深度參與教材編寫和教學實施。激發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內生動力,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特別是大企業舉辦高質量職業教育,支持社會力量興辦職業教育。

       ?。ㄎ澹β鋵嵵醒腙P于發展職業教育有關決策部署出現較大偏差,引發不良影響和重大輿情的?。▍^、市),酌情減分。

        第八條 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牽頭開展本地區自評工作,有關材料經所在?。▍^、市)政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同意后,向教育部提交申報材料。

        (一)申報材料

        1.職業教育改革成效明顯的?。▍^、市)自評表(附件1)由申報單位開展自評打分,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2.編制《職業教育改革成效明顯的省(區、市)申報表》(附件2)。

       ?。ǘ┥陥蟛牧现械挠嘘P數據以各級統計機構公開數據為準。

        第九條 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共同推薦行政部門、行業、企業和職業院校相關專家組成專家組,專家組堅持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對申報材料進行評議審查,提出評審意見和初選建議名單。教育部依據專家評審意見研究確定擬入選省(區、市)名單。根據需要,可進行現場調查核實。

        第十條 擬入選?。▍^、市)名單在教育部網站(www.moe.gov.cn)公示5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納入職業教育改革成效明顯的?。▍^、市)名單,報國務院辦公廳批復后向社會公布。

        第十一條 遴選按照東中西部分區域進行打分排序。

        第十二條 對入選?。▍^、市)給予如下激勵支持:

        (一)優先納入國家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建設。在符合承擔試驗區建設基本條件的基礎上,激勵對象優先納入試驗區建設。

        (二)在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中予以傾斜支持。對激勵對象區域內符合條件的學校和專業給予適當傾斜。

        (三)在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項目中予以傾斜支持。對激勵對象實訓基地建設項目充足、符合條件的,適度增加投入。

       ?。ㄋ模┰诂F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中予以傾斜支持。根據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對激勵對象在相關因素中予以傾斜。

        第十三條 各地、各相關部門要采取多種形式,及時總結經驗,加強政策解讀和宣傳引導。

        第十四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附件:1.職業教育改革成效明顯的?。▍^、市)自評表

           2.職業教育改革成效明顯的省(區、市)申報表

      來源:教育部 


      在前不久閉幕的全國兩會上,“職業教育”成為高頻熱詞之一,政府工作報告中職業教育所占篇幅前所未見。傳統觀念中被認為低人一等的職業教育,如今得到了與普通教育同等的地位,而廣大職業教育學校,也早已準備就緒,在專業設置上求新求變。北京晚報記者走訪得知,原先時髦的商務英語、法律等專業,因市場需求飽和或結構轉型,正從職業教育學校中慢慢消失。而養老、軌道交通、城市管網、非遺傳承、軟件開發等,目前都是職業教育領域需求最火熱的新專業。

      熱門專業

      養老服務與管理

      就業需求比1比7

      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惠新東街校區,在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實訓室內記者看到,學生們正在操作最先進的進口設備。該專業學制三年,在學院的兩年時間,他們將學習護理、醫療、營養等相關知識,第三年,進入機構實習。蔡暢是2016級的學生,目前正在養老機構中實習。

      當年報考的時候,我猶豫是選擇人力還是社管專業。倒是我爸提醒,說養老是現在的朝陽產業?!备赣H的建議,打開了蔡暢的思路,現在,他深感當初的決定是明智的。第三學年開始前,學校組織了實習雙選會。“據我了解,現在還沒有大學在本科開設這個專業。所以,我們班35個人,有意向的企業就來了18家之多。”蔡暢更加確認,擁有養老專業知識大專學生,格外受重視。

      實習四個多月以來,蔡暢覺得自己做到了學以致用?!翱赡苌鐣侠斫?養老就是護理、照料,其實還有很多專業的知識,我現在就主要做活動策劃,帶領老人們做活動。”在養老機構,蔡暢也能遇到企業管理專業畢業的本科生,和他們相比,蔡暢坦承自己可能在管理方面的經驗有欠缺,但他更熟悉養老?!斑@可能就是普通企業與養老機構的最大區別。一個養老院的管理者,行走在機構里,隨時可能遇到老人提問,這時你必須直接回復老人,沒有豐富的養老專業知識,顯然沒法勝任?!辈虝澈屯瑢W們,大部分在實習期間就確定了簽約單位,覆蓋養老院、驛站、日間照料中心等多種機構,社工、輔具開發、機構運營等多崗位。

      李繼延院長告訴記者,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學生,在實習期就可以拿到四五千元的月工資,轉正定級后第一年,月收入就能達到七八千元。

      城市軌道交通

      畢業生經常被“包圓”

      城市軌道交通是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歷史”相對較悠久的新專業,2005年學院成為北京第一個開設城市軌道交通專業的高職院校,當時,北京地鐵只有1號線、2號線、13號線和八通線。而截至2018年底,北京地鐵運營總里程已經達到636.8公里。

      邴子胥是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專業的大一新生,這個昌平孩子,在報考該專業前,特意仔細查看了資料,“到2020年,我畢業那時候,就要達到1000公里左右。這么火熱的發展勢頭,肯定需要更多專業人才?!壁玉銓ψ约旱穆殬I前景非??春?而且他說地鐵公司穩定、保障好,父母都很放心。

      李繼延院長介紹,城市軌道交通第一屆畢業生就被“包圓”了。2007年剛開年,第一屆學生還沒畢業,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就主動找上門來招人?!爱敃r,北京就三家學校有軌道交通專業。北京交通大學有,但學生不愿意去一線工作。古城地鐵技校有,但學生年紀太小,不合適。只有我們這兒的幾十個畢業生最符合要求。”于是,當年以及此后十年的該專業畢業生,都被“包圓”了。如今,北京城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職校開設了軌道交通專業,勞動保障職業學院以培養綜合機電維護維修方向畢業生見長。

      城市地下管網

      一入學就鎖定就業

      胡澳,通州人,是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機電一體化技術北京市自來水集團訂單班的大一新生。訂單班意味著,胡澳入學時已經通過了北京市自來水集團的面試,而畢業后,只要成績合格,拿到相關上崗證,他就可以進入自來水集團工作?!拔抑袑W時的成績,上本科希望不大。家里人的想法是,學一門手藝,起碼走到哪兒都餓不著。”胡澳言語樸實,他說當初填報專業時,經過仔細比對,發現這個訂單班很符合自己想學門手藝的需求,而且還減輕了就業的壓力。如果幸運的話,畢業時,胡澳可能被就近分配到通州區的自來水廠上班,“離家近,還省得擠地鐵了?!?/span>

      據了解,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的城市地下管網相關專業,由于針對性強,畢業生吸引了來自自來水集團、燃氣集團、熱力集團、電力公司等單位的簽約。

      非遺傳承

      會設計的新型手工藝人

      高考前填報志愿時,河北邯鄲的魯亮亮已經達到一所綜合性普通大學的錄取要求,但因為北京城市學院有工藝美術專業、可以學習非遺傳承,他還是毫不猶豫地報考了北京城市學院。

      在學校的后兩年,他開始跟隨工藝美術大師學習,最終成為雕刻方向的專門人才。2017年,他的雕刻作品《丹崖飛閣》在中國(揚州)文化產業博覽會上獲得一項文博金獎。這個金獎作品的原材料,是魯亮亮花二十塊錢在潘家園買來的普通朱砂山料,經由他的巧思和巧手,被重新注入靈魂?!霸O計能力,大概就是我們跟傳統手工藝人最大的不同。在學校,我們的思維方式、創作能力得到很好的鍛煉,走入社會,也讓我們更有競爭力?!?/span>

      2018年畢業后,魯亮亮目前擔任一家文創企業的設計總監,他介紹,很多同學都沒有轉行,畢業后一直在從事非遺傳承工作。

      軟件工程

      相比理論更長于實戰

      2018年剛畢業,章澤海就順利進入一家研究院做軟件開發,能如此迅速地適應工作崗位,他歸功于在北京城市學院就讀期間,扎實的實用技巧學習。在校期間,章澤海曾參加多次省級、國家級大賽并獲獎,還曾獲國家獎學金?!拔宜诘氖潜究茖I,拿的是本科文憑,但和普通高校相比,我們學習的內容更偏向于實際運用,理論研究相對少一些。畢竟,做科研的是相對小部分人,大部分人需要更貼合市場需求的知識和技能?!?/span>

      校長說

      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院長李繼延

      北京需要什么,我們就教什么

      我們不是清華北大,不是研究型學校,所以也就沒有像北大中文系那樣的百年老專業。我們的專業設置,就看這個城市的經濟、社會、文化需求,看是否符合北京的四個中心定位。簡單說,就是北京需要什么,我們就教什么。湖北開設了小龍蝦學院,符合當地的需求。我們開設養老專業,也是符合北京的需求。

      北京城市學院校長劉林

      職教也能讀本科、研究生

      過去,總說我們在培養藍領,實際上,我們想培養金領。都說我們的畢業生上崗適應快,但僅僅適應快現在已經不夠了,企業希望年輕人能可持續發展。而學生和家長,也希望在職校不僅能掌握技能,還要注入科學素養、人文素養。現在,北京城市學院已經建立有五年一貫制(大專)、七年一貫制(本科)、九年一貫制(碩士)多種培養模式。(記者 孫毅 文并攝)

      信息來源:《北京晚報》


        現在距2019年高考僅剩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考生忙于緊張復習,那么,考生家長,要從哪些方面來進行布局,幫助孩子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績呢?

        小編總結為“4月別瞎忙、5月不緊張、6月莫彷徨”,以下內容大家并不陌生,但真正能做到這些,需要你和全家人的共同努力,用真心誠心和愛心去做,才能完成。


        1.考生不自信?家長多鼓勵!

        4月份,隨著多輪復習的開始,一部分高三生對自己自信不足,感覺壓力大,建議各位家長多鼓勵孩子,經常對孩子說一些勵志的話,比如“平時發現的問題越多,就意味著你高考時出錯的幾率越小”“排名的目的是為了和過去的自己比較”……

        2.知識不到位?補課別盲目!

        4月底,孩子起早貪黑加班加點,每個知識點至少重復三遍以上,核心重點知識將訓練五遍以上。多數考生對知識的掌握已經很牢固,如何判斷孩子是否需要補習呢?看你家孩子是不是屬于這三種類型。

        一是跟不上老師講課節奏的慢孩子,則需要一個耐心細致的不厭其煩的補課老師。

        二是基礎差現在特別想學的孩子,則需要一個經驗豐富的能把新舊知識很快聯系起來的補課老師。

        三是周末自己管不住家長也管不住的孩子,則需要一個嚴格的有時間管理經驗的補課老師。

      W020190410303092465820

      W020190410303092467548

        3.心理關心要細致,物質關心要科學

        孩子迎接考試,家長做好后勤保證,但有時候家長的關心未必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孩子正在那冥思苦想,爸爸走來好心相問:“復習得怎樣了?”媽媽端來一杯熱湯:“先喝了再復習”,此時,孩子不得不切斷思路……

        另有一些家長,模擬考也怕孩子吃不好,影響了考試,于是就努力改善伙食。結果大魚大肉,使孩子身體失調,學習精力不濟,甚至影響了身體健康。

        更有一些家長,從廣告上東查西找,給孩子買營養品、補腦液一類,希望創造以吃促學的奇跡。

        4.營造好環境,睡眠有保障

        孩子周末放假在家的時候,早上不用太早叫他們起床。高三的作息時間很緊張,周末放假時間可以稍作調整,讓他們“緩口氣”。同時,這里建議各位家長引導孩子午睡,保證好充足的睡眠。

        特別值得提醒的是,有些家長喜歡聚會,但只要孩子在家的話,請盡量不要讓朋友聚集到自己家里,幫助他們營造一個安靜的睡眠和學習環境。

        5.“信息采集員”,更要及時又準確

        進入4月份,各類高招信息陸續密集發布,而考生正進行緊張的復習,花大量時間關注招生政策不太現實,這項重任就落在了家長的身上。如果在這之前你未能及時就位,四、五月份必須開始“惡補”!具體包括:

        資料準備

        上一年高考的大致情況、所在中學的高考情況、所在中學在區和市的情況等等,這些資料一般從網上都能找到。

        幫助孩子整理各科的資料,試卷歸類,錯題整理,這樣可以節省孩子寶貴的時間。但不要擅自幫孩子整理,因為孩子有孩子的習慣。在孩子的指導下,根據各階段的側重點,幫助孩子購買相關的資料和書籍。

        知識準備

        家長要了解一些主要學校或孩子感興趣的學校及專業的基本情況,未來走勢,發展方向,培養目標,就業讀研出國的前景。熱門學科、長線專業,以及各個專業主要學習哪些方面的知識,在現實生活中有哪些運用。

        家長要為孩子分擔一些有關高考高招錄取方面知識,另外,家長還要熟悉招生錄取流程及相關錄取規則,能讀懂招生章程。

        定位準備

        家長要積極發現孩子的興趣和愛好,幫助孩子制定未來的發展目標和發展方向,這樣有利于學校和專業的選擇。

        關注孩子的學科優劣勢,以及身體狀況。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所有的專業,有很多專業對部分學科成績或身體狀況有明確的要求。

        志愿準備

        志愿準備是家長高考之年各項準備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項工作。

      W020190410303092475327

        進入五月,距離高考就還有一個月的時間,應該說到了高考關鍵時期了,這個階段的學生和家長心理普遍比較焦急。

        其實越到后期,心理狀態越是關鍵,某種程度上說大考比的就是心態,一定要堅持住,誰能挺住誰就是勝利者。在后續這段時間里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高考無戰爭”、“看透不說透”

        離高考越來越近,家長應努力營造一個溫馨輕松和諧的家庭氛圍,不要刻意制造緊張壓抑的氛圍,少談高考反而有利于高考;

        家長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平常心、平靜心、理解心、愛撫心、激勵心、信任心;高考快樂,快樂高考;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復習方式、尊重孩子的應對策略。

      W020190410303092479444

        2.守住平常心,合理確定期望值

        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不顧考生的成績和智力的差別,總想著讓孩子進名牌大學。目標過高,超過了孩子的實際水平,無形中給孩子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挫傷了孩子的自信心。

        作為家長,我們要了解孩子的實際水平,不要給孩子過高的預期,要守住一顆最可貴的平常心。

      W020190410303092482206

        3.不過分關愛,不過度保護

        孩子快要大考,飲食睡眠,父母自然牽腸掛肚。但是過度的關愛和保護,會弄得家里氣氛緊張。而緊張的家庭氣氛,會加重孩子的焦慮感,給孩子幫倒忙。

        關于睡。家長應該這樣指導孩子:困了就睡,不困就學,躺在床上睡得著就睡,睡不著就翻翻書。這樣,入睡反倒容易。如果考前真的睡不好,也無所謂。孩子考前如果沒休息好,家長也要鼓勵他挺起胸膛,滿懷信心地走進考場。

        關于吃。建議是:比日常生活水平略微高一點就行。孩子在靜心復習時,父母不要一會兒送補品,一會兒送水果,這些做法只會擾亂孩子。

      W020190410303092485528

        4.招生章程集中發布,繼續做好信息收集員

        5月,是高校招生章程集中發布的時期,更是家長仔細研究招生章程的最佳時期,這個階段家長掌握好了,等到志愿填報的時候才能把握住孩子報考方向。

        招生章程

        通常,在陽光高考網信息平臺上有相關專題,另外,家長可以從本省招辦下發的材料中查看招生章程,或登錄各高校的官方網站查看。

        看招生章程中的6個重點

        高校情況、加分政策、投檔比例、專業錄取原則、單科成績要求、身體條件及其他要求。

        對“圈定院?!钡膱罂家笞龅搅巳挥谛?/span>

        在報考前一定要多加注意,對于提前“圈定”的目標學校(也就是想要報考的高校)的《招生章程》中所規定的每一項內容,都要做到心中有數,特別是部分學校的“特殊要求”。

        招生章程中表述含糊、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咨詢

        針對《招生章程》中一些表述不太清楚或容易產生誤解的問題,考生和家長也一定要提前咨詢清楚。

      W020190410303092498578

        6月來臨,高考學子們,終于即將奔赴考場,6月對高考生來講,是極為關鍵的一個月!

        考試前,家長們要幫助孩子調整好飲食和心理狀態,幫助孩子放松心情迎接最后的挑戰??记皟商?,要對高考考場進行踩場,制定好出行路線,并盤點好考試當天所用物品。

        考前提醒孩子查看準考證,明確考試地點,確定應試兩天的出行方式、路線,還要適當進行身體放松練習,保持良好睡眠,力爭以最佳狀態迎接高考。

      W020190410303092500603

      W020190410303092508503

      W020190410303092514722

      教職成司函〔2019〕3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各有關單位: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精神,推進落實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簡稱職教20條),擬組織開展面向教育行政部門、院校和企業的專題培訓,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培訓主題

       

      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精神,按照李克強總理的重要批示要求,推動落實好職教20條,形成職業教育“下一盤大棋”的工作格局,努力把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轉化為職業教育戰線的生動實踐。

       

      二、培訓主要內容

       

      1.文件宣講;

      2.政策面對面交流;

      3.分組研究學習。

       

      三、培訓對象

       

      (一)第一期

       

      1.各省(區、市)(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教育行政部門分管職業教育負責同志和職成教處負責同志;

      2.各?。ㄊ校┤松?、發改和財政部門相關處室負責同志;

      3.各職業教育行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負責人和秘書長。

       

      (二)第二期

       

      1.國家示范(骨干)高職院校負責同志;

      2.部分國家示范中職學校負責同志;

      3.部分先期培育的產教融合型企業和培訓評價組織負責人等。

      因故不能參加第一期的人員可參加第二期培訓班學習。

       

      四、培訓地點與時間

       

      (一)地點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北京市大興區清源北路8號)

       

      (二)時間

       

      第一期:2019年4月15日-4月19日,4月15日報到;

      第二期:2019年4月22日-4月26日,4月22日報到。

       

      五、其他事項

       

      1.請各單位參加第一期、第二期培訓班的分別于4月11日、4月15日前將《報名匯總表》(見附件1)發送到報名聯系人電子信箱。

       

      2.請及時將本通知轉發參訓學員,學員在收到提醒網上報名的短信后,分別于4月11日、4月15日前按照《網上報名操作指南》(見附件2)進行網上《學員情況登記表》填報,填報完畢打印后,加蓋單位公章并貼照片,于報到時交簽到處。

       

      3.報到時須提交蓋有單位公章《學員情況登記表》原件(貼照片),身份證以及1寸彩色照片1張,以便辦理學員證。

       

      4.參會人員交通費自理,食宿由國家教育行政學院承擔。

       

      六、報到地點、交通線路

       

      1.報到地點

       

      北京市大興區清源北路國家教育行政學院校長大廈,

      接待聯系電話:010-69293838,或69248888-6000。

       

      2.交通路線

       

      1)首都機場→學院

       

      機場快軌:① 東直門站換乘地鐵2號線→宣武門站換乘地鐵4號線→清源路站下車A口出; ② 三元橋換乘地鐵10號線→角門西換乘地鐵4號線→清源路站下車A口出。

       

      機場巴士:北京南站換乘地鐵4號線→清源路站下車A口出。從地鐵清源路站A口出來后,向左前方直行約150米至紅綠燈處,左轉直行約300米即到學院北門。(下同)

       

      2)火車站→學院

       

      北京站:乘地鐵2號線→宣武門站換乘地鐵4號線→清源路站下車A口出;

       

      北京西站:① 乘地鐵7號線→菜市口換乘4號線→清源路下車A口出,向前直行見紅綠燈左轉并直行即到學院北門。② 乘公交968路→清源西里下,向北直行約150米見紅綠燈左轉,前行即到學院北門;北京南站:乘地鐵4號線→清源路站下車A口出。

       

      3)自駕車來學院

       

      學院西門: ① 沿京開高速公路南行,至黃村出口上輔路右轉沿清源路直行,第四個紅綠燈路口右轉至興業大街,前行100米即到學院西門; ② 北京南五環路由黃村興旺路出口上輔路,前方右轉紅綠燈調頭直行,沿興旺路南行至清源路口左轉并直行,到第二個紅綠燈再左轉前行100米即到學院西門。

       

      學院北門:沿京開高速公路南行,過收費站后第二個出口(黃村出口)上輔路右轉沿清源路直行,在第三個紅綠燈路口右轉前行見紅綠燈路口左轉,前行即到學院北門。

       

      3.聯系方式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楊家杰

      電話:010—69222733 010—69248888轉3311

      傳真:010—69243185 電子郵箱:bm2@naea.edu.cn

      網上報名技術咨詢:夏海發 17788270103

      教育部職成司 許進軍 電話:010-66097837

       

      附件:

       

      1.《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專題培訓班報名匯總表

      2.《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專題培訓班網上報名操作指南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

      2019年4月10日


       

      為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迅速出臺,舉旗定向、坐標定位、擘劃未來,為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制訂了明確的時間表和清晰的路線圖?!秾嵤┓桨浮穼β殬I教育服務脫貧攻堅提出明確要求,強調要加大對民族地區、貧困地區和殘疾人職業教育的政策、金融支持力度,重點支持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每個地(市、州、盟)原則上至少建設一所符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需要的中等職業學校,大幅提升新時代職業教育現代化水平,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國家競爭力提供優質人才資源支撐。作為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是貴州當前的頭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職業教育必須要在脫貧攻堅大業中找準位置、做出貢獻。

       

      一、精準定位,把職業教育辦成脫貧致富直通車

       

      擺脫貧困,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人民福祉、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事關國家長治久安。 27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擺脫貧困》一書中,初步提出“扶貧先扶智”的思想。2015年6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百忙中專程赴清鎮職教城視察,聽取貴州職業教育發展情況匯報??倳浿赋?,清鎮職教城規模大、學生多、專業多,校企合作好,畢業生就業好。要進一步抓好職教扶貧,讓農村和城鎮貧困家庭孩子有人生出彩機會,有效阻斷貧困代際傳遞。2015年第31個教師節來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國培計劃”北京師范大學貴州研修班參訓教師的回信中再次強調:扶貧先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提出教師要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奮進者、教育扶貧的先行者、學生成才的引導者??倳浀闹v話,既是鼓舞,又是要求,為貴州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助推脫貧攻堅指明了方向。

       

      教育脫貧能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掌握知識、改變命運、造福家庭,是最有效、最根本、最長遠的造血式脫貧,在貴州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先導性、基礎性、全局性作用。貴州省委、省政府提出,把貧困地區孩子培養出來,是拔窮根的治本之策。職業教育一頭連著教育這個最長遠的民生,另一頭連著就業這個最根本的民生,是脫貧攻堅的直通車。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為廣大青年特別是貧困地區農村學生打開通往成功成才的大門,多樣化培養人才,傳授技術技能,促進其就業創業,徹底拔掉“窮根”,走上脫貧致富道路,在貴州省同步小康的征程上,承載著特殊的歷史使命。

       

      十八大以前,貴州有923萬貧困人口,約占全國貧困人口總數的10%,貧困發生率高達26.8%,是全國貧困面積最大、貧困程度最深、脫貧攻堅任務最重的省,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十八大以來,按照全國統一部署,貴州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通過發展生產、易地搬遷、生態補償、發展教育、社會保障兜底等措施,有效地消除了貧困,累計減少貧困人口818.8萬人(其中,25萬人通過接受職業教育帶動全家脫貧),貧困發生率下降到4.3%,創造脫貧攻堅的“貴州模式”,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盛贊貴州脫貧攻堅經驗值得向全世界推廣。但截至目前,貴州仍有155萬貧困人口,脫貧攻堅進入了攻克堅中之堅、難中之難的沖刺階段,讓大多數貧困人口走出貧困,是期許更是責任,教育更責無旁貸地成為治本的力量之泉。職業教育必須主動服務和融入貴州發展新定位:致力于講政治、以忠誠之心圓滿答好“政治卷”;致力于惠民生、以為民之心圓滿答好“民生卷”;致力于促公平、以務實之心圓滿答好“公平卷”;致力于抓改革、以擔當之心圓滿答好“改革卷”;致力于謀發展、以奮進之心圓滿答好“發展卷”;加快特色教育強省建設步伐,努力在脫貧攻堅大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二、精準招生,讓所有貧困家庭學生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質量的職業教育

       

      《實施方案》指出,把發展中等職業教育作為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和建設中國特色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基礎,保持高中階段教育職普比大體相當,使絕大多數城鄉新增勞動力接受高中階段教育。把發展高等職業教育作為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和培養大國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使城鄉新增勞動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

       

      我們要樹立生源是職業教育第一資源的意識,加快完善招生機制,壓實教育部門和普通中學引導、宣傳、組織應屆初中畢業生接受職業教育工作職責,強化精準招生,積極發展“大數據+職業教育”,盡快建立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統一招生平臺,精準服務區域發展需求。要加大力度支持深度貧困地區縣級職教中心建設,使縣級職教中心成為人力資源開發、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技術培訓與推廣、扶貧開發和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基地。職業教育要更加關注“三農”,積極發展現代農業職業教育,大力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強化統籌,加強宣傳動員,對初高中畢業生進行有效甄別,引導貧困家庭學生接受職業教育。繼續落實好“雙線目標責任制”,充分發揮政府和教育部門及學校這兩條線的作用,繼續落實好縣長、教育局長、鄉鎮長、村長、校長、家長、師長“七長”責任制,執行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整班移交、排查報告、勸返復學“三項工作制度”。加大宣傳力度,將職業教育免費、資助政策和經濟社會發展急需大規模高素質技能人才的就業形勢宣傳到千家萬戶。通過春、秋兩季招生,用整班交接等方式招收初中畢業生特別是貧困家庭學生就讀職業學校,確保貧困地區學生在接受9年義務教育后能繼續升入高中階段教育學校,實現扶貧先扶智的目標。要加快改革完善高職院??荚囌猩k法,鼓勵更多應往屆高中畢業生和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報考,大幅度擴大高職招生規模。針對深度貧困縣和極貧鄉鎮,繼續組織優質職業院校開辦精準脫貧班,動員貧困學生入學就讀,為同步小康最困難縣和極貧鄉鎮開設脫貧致富直通車。

       

      三、精準資助,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失學、因學返貧

       

      《實施方案》要求,進一步擴大職業院校助學金覆蓋面,完善補助標準動態調整機制,落實對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傾斜政策,健全職業教育獎學金制度。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職業院校要按要求切實做好學生資助工作,在落實國家普惠政策基礎上,實施好省級職業教育精準扶貧學生資助政策,就讀中職學生免除3年6000元的學費,普惠資助全部農村學生和城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4000元國家助學金。對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在享受普惠政策的基礎上,實施“兩助三免”,免(補助)教科書費、住宿費,并補助扶貧專項助學金。就讀優質職院校面向深度貧困地區舉辦的精準脫貧班中非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參照建檔立卡貧困學生政策,免除教科書費、住宿費。引導社會資助,發揮好“春暉助學計劃”“蒲公英計劃”“國酒茅臺·國之棟梁”等公益助學項目,幫助貧困家庭學生完成學業。鼓勵學生自立自強,貧困家庭學生就讀期間,學校幫助聯系或提供校內勤工儉學崗位,鼓勵支持貧困學生通過勞動獲取收入,真正做到不因貧困而失學,不因就學而返貧。

       

      四、精準培養,把貧困家庭學生培養成德技雙修的技術技能人才

       

      《實施方案》強調,要促進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堅持知行合一、工學結合,打造一批高水平實訓基地、推動校企全面加強深度合作。各職業院校要針對就讀貧困學生制訂專門的培養方案,要根據學生原有的學習基礎、專業技能和能力水平,培養其道德品質、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術技能,從而打造和培養有工匠精神的現代技術技能型人才。深化校企合作,豐富工學結合、半工半讀內涵和形式。對精準扶貧班的學生,專業教學以生為本、量身定制,配備好的班主任(輔導員)、好的任課教師和職業生涯規劃導師,培養自立自強、德技兼備的學生,使其掌握過硬的就業和發展本領,為職業生涯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按照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目標定位,緊扣貴州三大戰略、五大新興產業、十大千億級工業產業用工需求,加快建成貴州省職業教育公共實訓中心,服務學生精技立業、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五、精準就業,實現職教一人、就業一個、脫貧一家

       

      就業對于學校而言關系招生,對于政府而言關系民生,對于學生而言關系人生。特別是對于貧困家庭來說,有一人通過接受職業教育后實現穩定就業,是全家脫貧的希望和根本保障。因此,畢業生能否高質量就業是檢驗職業教育是否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標準。各職業院校通過訂單培養、工學交替、重點推薦等方式,實現學校招生與企業招工結合、學生與員工結合、學習與工作結合,確保貧困家庭學生職校畢業后都能順利實現就業,實現“職教一人,就業一個,脫貧一家”。教育系統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建設一批眾創空間,搭建服務科技型企業的科技資源服務平臺,培育建設“大學生創業企業—科技型種子企業—科技型小巨人—創新型領軍企業”的成長梯隊,支持貧困家庭學生實現創業創新夢想,實現人生出彩。各職業院校要通過將貧困家庭學生培養成為德技兼備的優秀技能人才,順利就業帶動家庭脫貧致富,幫助學生實現自立自強。

       

      六、精準培訓,實現“一戶一人一技能”

       

      《實施方案》部署開展高質量職業培訓,落實職業院校實施學歷教育與培訓并舉的法定職責,按照育訓結合、長短結合、內外結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學生和全體社會成員開展職業培訓。職業院校既要把貧困家庭學生“請進來”實施學歷教育培養,又要“走出去”對貧困家庭開展精準培訓。充分發揮職業教育“百校扶貧基地”作用,利用職業院校校舍、師資和實訓基地開展校政、校企合作的各類扶貧培訓,切實發揮職業教育促進脫貧致富的重要作用。積極配合扶貧、人社、農業等部門實施創新職教培訓扶貧“1戶1人1技能”行動計劃,創新進村入戶培訓、工學結合訂單培養,施行“培訓→實踐→再培訓→再實踐+創業輔導”“研學產銷”一體化、農業技能“師帶徒”等培訓模式,圍繞全省貧困村產業發展需求實施致富帶頭人培訓工程,圍繞貴州“十大扶貧產業”實施貧困人口農技培訓。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組織和引導有條件的職業院校與深度貧困地區實現產教融合,通過參與或舉辦脫貧產業等方式支持深度貧困地區發展生產實現脫貧。針對深度貧困縣極貧鄉鎮產業發展需求,要組織優質職業院校提供技術技能培訓服務,支持貧困大縣和極貧鄉鎮脫貧產業發展。

       

      七、校農精準對接,強力助推脫貧產業發展

       

      包括200余所職業院校在內,貴州全省各級各類學校共有食堂1.7萬個,在校就餐學生500余萬人,全省學校月均需求采購食堂農產品8000噸,采購金額達10億元。可以說,教育系統是貴州農副產品最大、最穩定的消費市場。積極探索從“田頭”到“餐桌”直銷模式,通過“農校精準對接”、減少農產品采購的中間環節,較大程度上降低學生食堂的采購成本,促進農民訂單式生產,提升農民標準化種植水平,同時還有利于建立可追溯源頭的食品安全保障體系,有利于加快冷鏈物流體系的建設規模和速度,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水平,建立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

       

      要加大統籌力度,把學校物資需求和全省貧困縣,特別是深度貧困地區的農業合作社及能帶動農戶脫貧致富的省內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實現無縫對接。鼓勵支持貴州農業職業學院、貴州食品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等涉農高校充分挖掘發揮自身的辦學優勢,采取“學校+基地+貧困戶”的模式,建立具有示范帶動功能的集產學研推于一體的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為高校食堂農產品需求提供基礎保障,積極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充分發揮“省屬高校幫百村”“校農對接職校聯盟”等活動平臺作用,高校到幫扶的貧困地區建立農產品生產基地、實施訂單式生產等方式,利用高校自身信息、科技、資金等優勢,幫助貧困群眾發展產業,保障食堂農產品供給,支持貧困地區產品銷售和扶貧產業發展。

      出自:《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教師廳函〔2019〕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部屬有關高等學校,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培養造就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充分發揮專家組織對教師教育改革的研究、咨詢和指導作用,經研究,決定組建2019—2022年教育部高等學校幼兒園教師培養等教學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教指委)。現將推薦新一屆教指委委員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性質與任務

        教指委是教育部聘請并領導的指導高等學校教師教育工作的專家組織,具有非常設學術機構的性質。主要任務包括:

       ?。ㄒ唬╅_展幼兒園、小學、中學、中等職業學校和特殊教育教師培養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二)加強與專業類教學指導委員會溝通協調,按照《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教師專業標準和教師教育課程標準等,指導師范類專業建設,參與師范類專業認證及專業設置的咨詢工作。

       ?。ㄈ┲笇ч_展課程教學改革,推進優質課程資源建設和共享,推廣優秀教學成果。

       ?。ㄋ模┙M織開展高等學校教師教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學術研討和國際交流。

       ?。ㄎ澹┏袚吭浇處熍囵B計劃指導工作,形成卓越教師培養質量年度報告,向教育部提出咨詢意見和建議。

       ?。┏袚逃课械钠渌蝿?。

        二、組建方案

       ?。ㄒ唬?019—2022年教育部高等學校幼兒園教師培養等教學指導委員會名單(見附件1)。

       ?。ǘ└鹘讨肝O主任委員1人,副主任委員原則上不超過3人,委員人數原則上不超過20人。各教指委設秘書長1人,原則上在主任委員所在單位聘請,協助主任委員處理日常工作。

        三、委員組成

       ?。ㄒ唬└叩葘W校從事教師教育工作的專家。

       ?。ǘ┯變簣@、小學、中學、中等職業學校、特殊教育學校校(園)長、特級教師、正高級職稱教師。

       ?。ㄈ┬袠I、企業、科研院所等單位專家。

        四、任職條件

        (一)高等學校專家的任職條件

        1.政治立場堅定,遵紀守法,能夠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刻理解高等教育和教師教育有關政策。

        2.學風端正,教學能力強、學術造詣高,教師教育工作經驗豐富。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應具有教授職稱,其他委員應具有教授或其他相應專業技術職稱。

        3.熟悉教師教育規律和師范生培養工作,近五年來堅持為師范生上課,專業建設負責人、教學名師、教學成果獎獲得者、教學改革項目負責人優先。

        4.組織協調能力較強,能夠保證參與教指委工作的時間。

        5.身體健康。年齡原則上不超過55周歲,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原則上不超過60周歲。教育部特聘教授(長江學者)、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獎者等年齡可適當放寬。

       ?。ǘ┓歉叩葘W校專家的任職條件

        1.對教師培養工作有高度熱情,在業內認知度高。

        2.其他任職條件參照高等學校專家的任職條件。

       ?。ㄈ┲魅挝瘑T及秘書長任職條件

        各教指委主任委員、秘書長原則上應為高校專家。

        (四)委員所在單位條件

        支持委員在教指委的工作,能夠為委員活動提供必要的人員、經費、辦公條件等支持。

        五、推薦辦法

       ?。ㄒ唬└魇。▍^、市)教育行政部門向我部推薦省屬高校、中小學和行業企業專家。每?。▍^、市)推薦同一教指委的專家不超過6人(其中高等學校4人,中小學、行業企業2人)。

        (二)部屬高等學校向我部推薦本單位專家,每所高等學校推薦同一教指委的專家不超過2人。

        六、材料報送方式

        2019年4月15日之前,各省(區、市)教育行政部門、部屬高等學校將“教育部高等學校幼兒園教師培養等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推薦表”(附件2)和“教育部高等學校幼兒園教師培養等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推薦匯總表”(附件3)紙質材料加蓋推薦單位公章后以公文形式報送教育部教師工作司教師發展處,電子版發送至fzc@moe.edu.cn。

        聯系人:張國良 張春柳

        電話:010-66097953 010-66092049

        通訊地址:北京市西城區西單大木倉胡同35號教育部教師工作司教師發展處,郵編:100816

        附件:1.2019—2022年教育部高等學校幼兒園教師培養等教學指導委員會名單

           2.2019—2022年教育部高等學校幼兒園教師培養等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推薦表

           3.2019—2022年教育部高等學校幼兒園教師培養等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推薦匯總表

      教育部辦公廳

      2019年3月27日

       來源:教育部

      教學廳〔2019〕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校招生委員會、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

        2019年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繼續實施國家專項計劃、地方專項計劃和高校專項計劃(以下統稱為專項計劃),完善長效機制,進一步促進教育公平?,F將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嚴格確定報考條件

        1.國家專項計劃定向招收貧困地區學生。招生學校為中央部門所屬高校和各省(區、市)所屬重點高校,實施區域為集中連片特殊困難縣、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以及新疆南疆四地州。報考學生須同時具備下列三項條件:(1)符合2019年統一高考報名條件;(2)本人具有實施區域當地連續3年以上戶籍,其父親或母親或法定監護人具有當地戶籍;(3)本人具有戶籍所在縣高中連續3年學籍并實際就讀。

        2.地方專項計劃定向招收各省(區、市)實施區域的農村學生。招生學校為各?。▍^、市)所屬重點高校,具體實施區域、報考條件由各省(區、市)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確定,實施區域要對本?。▍^、市)民族自治縣實現全覆蓋。

        3.高校專項計劃定向招收邊遠、貧困、民族等地區縣(含縣級市)以下高中勤奮好學、成績優良的農村學生。招生學校為教育部直屬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試點高校,具體實施區域由有關?。▍^、市)確定。報考學生須同時具備下列三項基本條件:(1)符合2019年統一高考報名條件;(2)本人及父親或母親或法定監護人戶籍地在實施區域的農村,本人具有當地連續3年以上戶籍;(3)本人具有戶籍所在縣高中連續3年學籍并實際就讀。有關高??稍诖嘶A上提出其他報考要求并在招生簡章中明確,確保優惠政策惠及農村學生。

        根據中央有關文件精神,國家專項計劃實施區域的貧困縣脫貧后2019年仍可繼續享受國家專項計劃政策。有關省(區、市)要嚴格執行國家專項計劃確定的實施區域,不得擅自擴大范圍。有關省級招生考試機構須將本?。▍^、市)確定的高校專項計劃實施區域提供給有關高校。各省(區、市)可根據上述報考條件要求,制訂具體報名實施細則。

        二、加強資格聯合審核

        專項計劃考生戶籍、學籍資格審核由各?。▍^、市)負責組織。各?。▍^、市)要嚴格執行專項計劃報考條件,完善資格審核辦法,健全省、市、縣三級教育、公安等多部門聯合審核工作機制,逐級落實工作責任。要強化部門協作和信息共享,充分利用高考報名系統、公安戶籍系統和中小學生學籍系統,認真核查考生報名信息、紙質檔案信息、中小學生學籍系統信息,確??忌鷳艏W籍真實準確、內容一致。要根據本地推進城鎮化和戶籍制度改革情況,科學合理確定地方專項計劃和高校專項計劃實施區域的農村范圍,并據此進行農村考生資格審核和復核。城鄉區域劃分標準可參考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有關標準。有關高校要在考生申請、錄取和新生報到環節認真開展考生資格核查,逐人核查考生報名材料、紙質檔案和電子檔案等信息。對存疑的考生,要及時商請有關教育行政部門或招生考試機構復核,堅決取消不符合實施區域、學籍、戶籍等要求的考生資格。有關教育行政部門、招生考試機構和中學要積極配合高校開展考生資格復查。

        三、規范招生錄取管理

        1.嚴格國家專項計劃招生辦法。國家專項計劃招生辦法按照教育部等部門《關于實施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的通知》(教學〔2012〕2號)要求執行,在本科一批前開始投檔錄取,錄取分數原則上不低于招生學校普通類招生所在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對于合并本科錄取批次的有關省份,國家專項計劃在本科批次前開始投檔錄取,錄取分數不低于本科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高校同批次內生源不足時,不得將未完成的專項計劃調整為普通計劃,應通過多次公開征集志愿方式錄取或調整至有合格生源的省份錄取。經征集志愿仍未完成的計劃,應適當降分錄取。公安類等對考生有特殊招生要求的高?;驅I安排在提前批次錄取。

        2.完善地方專項計劃招生辦法。各省(區、市)要綜合考慮招生高校實際、實施區域農村考生情況等因素,合理確定地方專項計劃的投檔辦法和錄取要求。有關高校生源不足時,要采取多次公開征集志愿、適當降分錄取等措施,完成招生任務。

        3.優化高校專項計劃招生辦法。高校專項計劃招生辦法由有關高校確定并在招生簡章中明確,錄取分數原則上不低于有關高校普通類招生所在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有關高校要認真總結近年招生情況,充分考慮實施區域基礎教育實際和農村學生特點,完善招生辦法,增加考生錄取機會。鼓勵高校結合考生申請情況安排分省招生計劃,依據考生高考成績和填報志愿進行錄取。有關高校要加強與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的工作銜接,及時將高校專項計劃招生簡章、分省招生計劃等報送有關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省級招生考試機構要會同高校做好考生志愿填報、錄取等工作。4月25日前,有關高校公布招生簡章、考生完成報名申請。5月20日前,有關省(區、市)完成考生基本條件審核并公示通過審核名單。5月底前,有關高校完成考生其他條件審核并公示通過審核名單。

        四、優化考生宣傳服務

        1.深入開展招生宣傳。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招生考試機構、有關高校和中學要結合農村和貧困地區實際,創新宣傳形式,廣泛開展專項計劃招生宣傳;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的宣傳要做到每所高中全覆蓋,讓每位符合條件的考生都充分知曉。在報名階段,要充分利用電視電臺、報紙報刊、微信微博等主流媒體和新媒體,深入解讀各類優惠政策,讓廣大考生充分知曉專項計劃的報考條件、資助辦法等內容。在志愿填報階段,要通過印發或推送報考指南、填報須知、招生簡章等材料,積極宣傳專項計劃錄取辦法,加強考生志愿填報指導,鼓勵優秀學生積極報考。有關教育行政部門、招生考試機構和高校要積極深入中學,為考生提供面對面的政策解讀,切實提高宣傳實效。

        2.創新考生服務舉措。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招生考試機構要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簡化報名程序和辦法,為考生提供更加便捷的報考服務。有關高校要優化招生專業結構,進一步增加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所需專業。高校專項計劃招生中實施學??己说母咝?要積極探索網絡考核等方式,減輕考生應考負擔。有關高校要加大對貧困家庭學生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的經濟資助和學習輔導,幫助專項生順利完成學業。有關教育行政部門、招生考試機構和中學要為高校在當地開展招生宣傳、網絡考核等工作給予必要的條件支持。

        五、加大違規查處力度

        1.加大信息公開公示。各地各校要認真落實招生信息十公開要求,及時公開公示有關信息,接受考生、學校和社會的監督。地方各級招生考試機構和中學要及時將通過專項計劃報考資格審核的考生姓名、學籍學校、就讀學校、本人及父親或母親或法定監護人戶籍地等信息分別在省、市、縣招生考試機構網站和所在中學網站和班級公示。有關高校要及時將通過高校專項計劃報名資格審核的考生名單、入選資格考生名單、錄取標準和錄取結果等信息分別在學校招生網站和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公示。各地各校要完善舉報核查機制,及時處置各類信訪問題。

        2.從嚴查處違規行為。對專項計劃報名、考試、錄取過程中出現的違法違規行為,各地各校要嚴格按照有關法律規定嚴肅處理,依法依規追究當事人及相關人員責任;涉嫌犯罪的有關人員,移送司法機關追究法律責任。對偽造、變造、篡改、假冒戶籍學籍等虛假個人信息和提供虛假申請材料的考生,均應當認定為在國家教育考試中作弊,取消專項計劃報名和錄取資格,同時由有關省級招生考試機構或教育行政部門取消其當年高考報名、考試和錄取資格,并視情節輕重給予暫停參加各類國家教育考試1-3年的處理。對公職人員違規違紀的,要依據相關規定嚴肅處理。

        請各省級高校招生委員會將本通知轉發至本省(區、市)各級高校招生委員會、教育行政部門、招生考試機構、有關高校和高中教育階段學校。

      教育部辦公廳

      2019年3月26日

       來源:教育部


      教發廳函〔2019〕4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

        根據民辦教育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議事規則,經商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特制定《民辦教育工作部際聯席會議2019年工作要點》,現印發你們,請結合本地實際,落實相關工作。

      教育部辦公廳

      2019年3月27日

      民辦教育工作部際聯席會議2019年工作要點

        2019年是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開局之年,是民辦教育分類管理改革深入推進之年。民辦教育發展已進入改革創新攻堅期、健康規范發展期和質量內涵提升期。民辦教育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堅持和加強黨對民辦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的各項工作,提高風險防控和化解能力,支持和規范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依法支持民辦教育發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現代化教育強國建設。

        一、健全制度,完善配套政策

        1.做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修訂印發、宣傳解讀和貫徹落實工作。指導各地加快研究制定地方性法規,完善地方政策體系,因地制宜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教育部等相關部門)

        2.完善各項扶持政策。會同相關成員單位堅持分類施策,釋放改革紅利,落實對民辦學校的財政扶持、稅收優惠、用地支持等方面的政策。切實保障民辦學校教職工、學生的合法權益。(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按職能分工負責)

        3.制定獨立學院規范改革方案。全面摸清獨立學院發展情況,深入分析各類舉辦和發展模式,研制《深化獨立學院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明晰獨立學院發展的路徑和政策,深化獨立學院體制改革,促進健康發展。(教育部)

        4.規范民辦學校辦學行為。研究制定非營利性民辦學校監督管理、非營利性民辦高校財務監管和民辦高校內部治理等方面的具體辦法,研究規范營利性培訓機構的審批登記管理體制,進一步規范民辦學校辦學行為,引導構建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制度體系。(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央編辦、民政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二、提高質量,引導健康發展

        5.加強民辦學校黨建工作。會同相關部門印發《民辦學校黨建工作重點任務清單》,持續開展民辦學校黨建工作專題調研,督促各地配強配優民辦學校黨組織負責人,加大民辦高校黨委書記、思政課教師和輔導員培訓力度,推動民辦學校黨組織建設和黨的工作全覆蓋。(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相關部門)

        6.防范化解辦學風險。推動各地持續深入開展民辦教育規范發展、防范化解風險專項行動,加強對民辦學校深化改革過程中的風險評估。探索民辦高校辦學風險預警機制和年度檢查指標體系,切實提升風險管理能力。(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相關部門)

        7.強化辦學質量評價。探索建立健全民辦學校第三方質量認證和評估制度,提高評估結果應用水平,積極引導民辦學校服務社會需求,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內涵建設,鼓勵支持高水平有特色民辦學校培育優質學科、專業、課程、師資、管理,整體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研究制定《民辦高校質量提升行動計劃》。(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民政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三、創新管理,轉變政府職能

        8.積極推進民辦教育領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加快完善教育領域信用聯合激勵和聯合懲戒機制,探索建立民辦教育信用檔案制度。加大民辦教育信息公開力度,強化社會監督效力。(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相關部門)

        9.提升服務管理水平。深入推進民辦教育領域“放管服”改革,充分發揮民辦教育協同專家作用,做好專題研究和智力支撐。支持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民辦教育協同發展服務中心等第三方機構,在引導民辦學校堅持公益辦學、創新培養模式、提升治理能力等方面發揮作用。(教育部)

        10.強化宣傳引導。組織民辦教育分類管理改革專題研修班,總結推廣各地落實分類管理改革任務的典型經驗做法。指導進一步做好信息報送工作,加強省域間信息溝通、相互協作和資源共享。(教育部牽頭,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按職能配合)

                                               來源:教育部


                          

       進入4月份,各類高考信息將在本月密集發布,考生和家長一定要特別關注。

        高校專項計劃報名

        高校專項計劃定向招收邊遠、貧困、民族等地區縣(含縣級市)以下高中勤奮好學、成績優良的農村學生。招生學校為教育部直屬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試點高校,具體實施區域由有關省(區、市)確定。有關高校公布招生簡章后,考生需要在高校專項計劃報名系統完成報名申請;詳細信息請查看陽光高考平臺特殊類型招生中的高校專項計劃專題。

        各省陸續公布2019年招生工作規定

        目前,西藏公布了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規定,各省市也將陸續公布本省今年的高校招生工作規定。招生工作規定是本省市高考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對志愿填報、考試、錄取、照顧加分等方面做出了詳細要求,是考生和家長必須了解的政策。我們將陸續匯總各省市招生政策及照顧政策,請關注“2019年高考招生政策及照顧政策匯總”專題頁面。

        2019年特殊類型學生名單公示

        保送生名單、高水平藝術團名單、高水平運動隊名單、自主招生名單、高校專項計劃名單等均在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公開平臺進行公示。

        目前,2019年保送生資格名單已經開始公示,其余名單也將陸續公示,請關注。

      來源: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臺

      近日,教育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提出集中力量建設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職學校和專業群。

      “雙高計劃”的建設重點是什么?“雙高計劃”的經費投入和項目管理有哪些要求?教育部10問答為你權威解讀。
          一、“雙高計劃”的項目怎樣定位?

      “舞龍頭”。“雙高計劃”是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重要舉措和職業教育“下好一盤大棋”的重要支柱之一,致力于把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龍頭”舞起來,引領帶動職業教育培養千萬計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成為支撐地方經濟轉型升級和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力量。

      二、“雙高計劃”的建設重點是什么?

      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和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圍繞辦好新時代職業教育的新要求,集中力量建設一批高水平高職學校和高水平專業群,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和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支撐國家重點產業和區域支柱產業發展,引領新時代職業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

      三、“雙高計劃”的建設要求有哪些?

      當地離不開、業內都認同、國際可交流。一是當地離不開,建成一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基地,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紅利,服務區域發展。二是業類都認同,建成一批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讓行業和企業都認可,支撐產業轉型升級。三是國際可交流,探索一條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發展道路,與國際社會共享中國職業教育模式、標準和資源,向世界中心走去與大家共舞。

      四、“雙高計劃”的建設內容有哪些?

      “1個加強”“4個打造”和“5個提升”。“1個加強”指加強黨的建設,是出發點;“4個打造”指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高水平專業群、高水平雙師隊伍,是建設任務,“5個提升”指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服務發展水平、學校治理水平、信息化水平、國際化水平,是工作目標。

      五、“雙高計劃”的建設機制是什么?

      總量控制、動態管理,年度評價、期滿考核,有進有出、優勝劣汰。“雙高計劃”項目布點50所左右高水平學校建設單位和150個左右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每五年一個支持周期,2019年啟動第一輪建設,每個建設周期結束調整一次,持續保持項目張力。年度評價項目建設績效,依據周期績效評價結果,調整項目建設單位。

      六、“雙高計劃”的發文計劃有哪些重點?

      一個《意見》、兩個《辦法》、三個《通知》。“意見”立足于“建”,明確學校改革發展任務和中央地方保障舉措;“遴選管理辦法”立足于“選”,明確遴選條件和程序,公開申請、公平競爭、公正認定;“績效評價辦法”立足于“管”,突出過程管理、動態調整,保證建設質量;每輪啟動前發布通知明確申報要求,遴選結束后發布通知公布遴選結果,建設期內發布通知通報建設績效。

      七、“雙高計劃”的項目怎樣遴選?

      質量為先、改革導向,公開透明、扶優扶強。分學校申報、省級推薦、遴選確定三個環節。項目遴選堅持質量為先、改革導向,公開條件和程序,以地方先期建設為基礎,以學校和專業的客觀發展水平為主,讓學校少跑腿,讓數據多跑路。

      八、“雙高計劃”的經費投入有哪些要求?

      地方為主、中央獎補、多渠道供給。地方在完善高職生均撥款制度、逐步提高生均撥款水平的基礎上,對“雙高計劃”學校給予重點支持,中央財政通過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專項資金對“雙高計劃”給予獎補支持,發揮引導作用。有關部門和行業企業以共建、共培等方式積極參與項目建設。項目學校以服務求發展,積極籌集社會資源,增強自我造血功能。

      九、“雙高計劃”的項目管理有哪些要求?

      一支隊伍,兩個平臺,三方評價。按照回避原則,成立項目建設咨詢專家委員會,為重大政策、總體方案、審核立項、監督評價等提供咨詢和支撐。建立信息采集與績效管理系統,全面強化績效管理;建立信息公開公示網絡平臺,接受社會監督。地方和學校通過績效自評加強項目自我管理;發揮第三方評價作用,定期跟蹤項目建設成效。

      十、“雙高計劃”的建設規劃有哪些重點?

      2022年,列入計劃的高職學校和專業群辦學水平、服務能力、國際影響顯著提升,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和培養千萬計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使職業教育成為支撐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形成一批有效支撐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制度、標準。

      2035年,一批高職學校和專業群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引領職業教育實現現代化,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國家競爭力提供優質人才資源支撐。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制度、標準體系更加成熟完善,形成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發展模式。

      信息來源:微言教育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

      為貫徹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國發〔2019〕4號),推進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根據《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教職成〔2015〕9號,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要求,現就有關項目認定工作通知如下。

      一、認定范圍

      《行動計劃》共設計22個項目,其中“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等4個項目已發文公布,“新建一批國家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和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等11個項目正持續推進,“優質??聘叩嚷殬I院校建設”等7個項目屬此次認定范圍(見附件1)。

      二、推薦限額

      各地和有關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行指委)認定項目推薦限額基于《行動計劃》年度執行情況、績效數據采集匯總表和年度績效報告,綜合考慮各地高職發展基礎、經費投入、區域分布等情況確定(見附件2、3)。

      三、工作安排

      1.遴選推薦

      各地(行指委)結合工作實際,按照分配的推薦限額,自行制定項目遴選方案,做好項目遴選工作,等額確定推薦名單。項目遴選工作可通過我部職成司門戶網站《行動計劃》管理平臺(http://www.moe.edu.cn/s78/A07/zcs_ztzl/ztzl_zcs1518/)組織實施。

      2.材料報送

      各地(行指委)須于2019年4月30前將加蓋公章的推薦名單匯總表(可通過《行動計劃》管理平臺打?。┖瘓笪也?。

      3.材料公示

      我部通過《行動計劃》管理平臺公示各地推薦名單。公示期間反映的問題一經查實,取消相應項目認定資格,空缺名額不再替補。

      4.發文公布

      公示無異議后,我部確定項目認定名單并發文公布。

      四、聯系方式

      通訊地址:北京市西單大木倉胡同37號,教育部職成司高職發展處(郵編100816)

      教育部職成司聯系人:石范鋒  任占營

      電話/傳真:010-66096232

      電子郵箱:sfgz@moe.edu.cn

      管理平臺技術聯系人:朱曉暉  陸華

      聯系電話:010-56239889

      附件:1.《行動計劃》認定項目匯總表

      2.《行動計劃》認定項目各地推薦限額

      3.《行動計劃》認定項目各行指委推薦限額

      教育部辦公廳

      2019年3月28日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簡稱《方案》)明確指出:“健全專業教學資源庫,建立共建共享平臺的資源認證標準和交易機制,進一步擴大優質資源覆蓋面?!睂I教學資源庫是職業教育領域落實“互聯網+”戰略推進教育創新發展的綜合改革項目,是推動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標志性工程。然而從目前進展情況看,專業教學資源庫還存在平臺功能不健全、資源認證標準不健全、資源交易機制不健全及參與主體不健全等問題。因此筆者以為,落實《方案》新要求,深入推進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平臺需具備“導學”“督學”“助學”功能,資源需符合認證標準,資源交易機制需以利益驅動為導向,使用者需獲得協同模式的服務。

          以學習者為中心,健全共建共享平臺功能

          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共建共享平臺,除具備服務于多類對象的“學習中心”基本功能外,還需健全“導學”“督學”“助學”功能,三者相輔相成,共同發揮“以學習者為中心”和服務個別化自主學習需要的作用。首先,專業教學資源庫應引導學習者對學習環境擁有基本的了解,指導學習者了解學習的內容,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體現“導學”服務的功能。其次,跟蹤和記錄學習者在整個學習過程的行為以及對學習計劃的完成情況,根據學習者的學習進度做出基本判斷,隨時反饋信息,對學習進度遲緩的學習者或表現出可能放棄學習的成員進行及時提醒,體現“督學”服務的目的。最后,為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的學習者提供實質性的解決辦法,進而有助于學習者順利完成學習任務,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資源庫還需要提供“助學”服務?!敖虒W交互”是以學習者為中心共建共享平臺的核心要素,為了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學習者往往通過交互的形式,獲得學習所需要的各種信息、資源、輔導和幫助,進而順利完成學習任務。

          應對產業人才培養需求,健全資源認證標準

          對專業教學資源庫而言,產業需求是根本,資源質量是關鍵,認證標準是規范。資源要對接產業需求,資源要符合認證標準。因此,專業教學資源庫應以提升學習者知識、技能、職業素養并重的就業能力和職業生涯發展能力為宗旨,應對區域產業需求確定人才培養目標,系統化、結構化地建構資源認證標準。資源認證標準應從院校和專業層面進行確定,從社會組織層面進行問責與監督。通過多主體間的合作,促進資源質量持續提高。資源庫資源認證標準的內容大致應包括:資源概述及介紹、學習目標(能力)、評價與測量標準、相關教學資源、學習活動與學習者互動、學習工具支持等。資源認證標準既要滿足利用資源庫組織教育教學的需要,又要與企業或社會學習者相適應,能夠評價企業或社會學習者的學習成果,建立學校體系內部與外部相通的學習成果認證制度,進而有助于實現學習成果認證、積累和轉換,滿足不同類型學習者的需求。

          以利益驅動為導向,健全資源交易機制

          為推動資源共建共享,避免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者和使用者“各自為政”,明確各方主體之間的責任和義務,應以利益驅動為導向,采用資源虛擬貨幣制和積分制相結合的形式,形成高效的資源交易機制。使用者注冊后會擁有一定數額的虛擬貨幣。參與注冊、登錄、發表評論等資源庫的學習活動,或者上載優質資源到平臺共享,均可“賺取”虛擬貨幣。下載不同等級的資源時會“消費”一定數額的虛擬貨幣。虛擬貨幣制能夠有效調節使用者在資源建設中的行為,充分保障資源建設者的權利和積極性,促使使用者多建優質資源,從而形成權利和義務相結合、良性發展的資源建設和應用正循環態勢。積分制不同于虛擬貨幣制,積分只增不減,主要標識使用者在平臺內的積極程度。積分制可以作為資源建設活躍程度的指數,為管理評價提供依據。

          擴大資源覆蓋面,健全多主體協同模式

          為充分使用專業教學資源庫,避免“資源覆蓋面受限”“應用范圍小”“利用率低”等問題存在,在資源庫的建設和使用過程中,應密切協作各方主體,為使用者提供協同模式的服務。專業教學資源庫中的資源應由學習者、職業院校、資源提供者、行業企業等主體聯合開發使用。學習者既是資源的建設者也是資源的使用者。在使用者提出服務請求時,應首先調用庫中已有資源,如無法應對,則向各方主體提出協同請求。各方主體在接收到協同請求后,充分處理好資源、技術、人員等系統內部構成要素間的協同關系,積極利用自身資源,完成協同任務,共同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在整個協同服務過程中,使用者與各方主體可進行適時交互。如使用者對資源獲取結果不滿意,可以提出意見反饋,各方主體應根據反饋意見進行改進,直到使用者滿意。

          《方案》為資源庫的持續建設、職業教育信息化進程的推進、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步伐的加快提出全方位改革設想和藍圖,每一個國家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必將與建立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的要求、與服務國家戰略和地區行業發展、與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緊密聯系起來,真正建成惠及百業眾生,代表中國特色和水平的標志性、示范性教育信息化工程。

          (作者:宗誠,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

       最近網上熱炒湖北潛江江漢藝術職業學院飲食文化學院開辦的“小龍蝦專業”,網友大都為此點贊。2017年網上傳出“小龍蝦專業”招生的消息,眾人對此褒貶不一。經過兩年的培養,首批“小龍蝦專業”準畢業生被搶光,月薪超過萬元。消息一經發布,尤其是“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潛江市市長龔定榮的發聲,引起了極大關注。

          除了“小龍蝦專業”,還有博彩、馬術、馬鈴薯、葡萄酒、熱干面等“奇葩”專業,因為個別、稀少,這類專業被稱為“小眾”專業。這些專業體量小,有些發展潛力不足,像“小龍蝦專業”火爆也只是個案,很多“小眾”專業發展困難。職業院校要不要發展“小眾”專業?如何增加“小眾”專業的發展潛力,使其行穩致遠?這是當前職業院校發展中面臨的困惑。

          “小眾”專業的出現是社會發展的進步,是產業鏈帶動人才鏈、實現產教融合的一種表現,也是職業教育對社會需求作出的積極反饋,值得肯定和保護。

          “小眾”專業的出現是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產業發展的表現?!靶↓埼r專業”的興起就是源于潛江的小龍蝦產業。潛江市小龍蝦全產業鏈產值已突破兩百億大關,對提高小龍蝦養殖、銷售、加工從業人員文化水平與專業素質的需求日漸突出。培養小龍蝦產業需要的人才就成為江漢藝術職業學院服務潛江小龍蝦產業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

          “小眾”專業的出現也是行業發展和細化的表現。在社會和產業發展中,新的行業、職業不斷涌現;行業劃分越來越細,方向越來越多元。以電子競技為例,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將電子競技納入運動會項目后,2019年1月份,人社部發布的15個新職業中將電子競技運營師和電子競技員納入。像“小龍蝦”“熱干面”這樣的“小眾”專業,記錄著社會向現代化邁進的腳印。

          “小眾”專業在國外職業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類。俄羅斯職業教育專業種類繁多,以機械制造類為主,僅電力方面的操作員專業就有50多種。該國其他專業也體現出細化的特點,如甜點專業中有餅干專業、華夫餅干專業,繪畫方面有畫家、畫匠、金屬工藝師方向,寵物專業中有訓犬師、寵物美容師和犬類營養師等。南美洲的阿根廷有個“切肉人”專業,需求穩定,備受工廠、超市歡迎;秘魯人喜歡吃豚鼠,這方面人才需求也很旺盛,有豚鼠腌制專業、豚鼠烤制專業等。日本政府對社會需求的專業人才培養進行補助,廚師學費中的1/3由政府資助。

          “小眾”專業發展生命力與地方產業需求緊密相連。職業教育以服務為導向,服務區域發展,服務現代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發展。有些專業雖然“小眾”,但對于區域發展來說,卻是區域產業鏈和價值鏈的重要環節。浙江麗水打造“麗水山耕”品牌,用“古村+古創”的模式打造民宿綜合體,對民宿經營者和管理者素質提升的需求旺盛,“民宿管理者專業”人才培養與民宿產業發展緊密相連,雖然屬于“小眾”專業,卻為麗水民宿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小眾”專業發展活力與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緊密相連。“小眾”專業人才培養的學制應長短結合,既有學歷教育又有短期技能培訓,招生對象應進一步擴大。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高職院校要擴招100萬人,鼓勵更多應屆高中畢業生和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報考。2019年,江漢藝術職業學院將面向餐飲企業單獨招錄200名年齡40歲以內的定向培養學生,放寬了招生年齡要求?!靶”姟睂I應建立多元辦學體制,吸引社會和企業力量參與。這類專業來源于產業發展和企業需要,他們的參與是此類專業發展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小眾”專業發展潛力與該專業建設機制緊密相連。一是建立專業動態調整機制,《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要求,原則上每5年修訂一次職業院校專業目錄,學校依據目錄靈活自主設置專業,每年調整一次專業。二是盡快建立專業教學標準。標準在職業教育“小眾”專業質量保障中發揮重要作用,要將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三是更應突出育人導向,將立德樹人作為專業發展的根基。職業教育首先是一種教育類型,教育的育人功能也是職業教育應具備的,育人先育德,要將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

          (作者:佛朝暉,國家教育行政學院)

      為完善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制度,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編委會(簡稱編委會)擬在《2019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發布2018年“育人成效50強”“教學資源50強”“國際影響力50強”“服務貢獻50強”。編委會對院校年報發布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現按1∶1.2比例,對前60所作為備選院校進行公示。備選院校均發布了法人代表簽字確認的“內容真實性責任聲明”,為其發布的數據真實性負責。

      一、公示內容為內容真實性責任聲明、院校年報(詳見中國高職高專教育網“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專欄,網址:https://www.tech.net.cn/web/rcpy/index.aspx)。

      二、公示接受實名反映,反映問題僅限于相關數據,反映者對所反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如以單位名義反映,須有單位簽章并附聯系方式。如以個人名義反映,須提供本人身份證號和聯系方式。編委會對反映者信息保密。

      三、公示期為4月2日-8日。相關單位和個人如對公示內容存有異議,請于公示期內向編委會反映。匿名或超過公示期的反映恕不受理。

       

      聯系人:潘老師、張老師

      電話:0574-86891951,86894211

      郵箱:xlh2003@vip.163.com


      附件:2018年高等職業院校“育人成效50強”“教學資源50強”“國際影響力50強”“服務貢獻50強”備選名單

       

       

      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編委會

      2019年4月2日


      育人成效50強(前60名)

      (按音序排列)

      省 份

      院校名稱


      省 份

      院校名稱

      北京市

      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福建省

      泉州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江蘇省

      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省

      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

      江蘇省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省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省

      山東職業學院

      四川省

      成都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省

      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河北省

      承德石油高等??茖W校

      陜西省

      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重慶市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上海市

      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重慶市

      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省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福建省

      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

      四川省

      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福建省

      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四川省

      四川郵電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省

      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省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

      河北省

      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省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天津市

      天津交通職業學院

      廣東省

      廣東郵電職業技術學院

      天津市

      天津市職業大學

      廣東省

      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

      貴州省

      銅仁職業技術學院

      河北省

      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省

      威海職業學院

      江蘇省

      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省

      溫州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省

      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省

      濟南職業學院

      江蘇省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安徽省

      蕪湖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

      河北省

      邢臺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

      江蘇省

      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省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省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

      江西省

      九江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省

      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福建省

      黎明職業大學

      浙江省

      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遼寧省

      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

      浙江省

      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省

      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南京科技職業學院

      浙江省

      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化工職業學院

      浙江省

      浙江旅游職業學院

      山東省

      青島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省

      淄博職業學院

      教學資源50強(前60名)

      (按音序排列)


      省 份

      院校名稱


      省 份

      院校名稱

      內蒙古自治區

      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省

      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北京市

      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

      浙江省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

      北京市

      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省

      日照職業技術學院

      北京市

      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省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省

      濱州職業學院

      陜西省

      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省

      商丘職業技術學院

      四川省

      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省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河北省

      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

      廣東省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重慶市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

      廣東省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

      重慶市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四川省

      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重慶市

      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四川省

      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省

      東莞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蘇州職業大學

      山東省

      東營職業學院

      河北省

      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福建省

      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

      天津市

      天津市職業大學

      黑龍江省

      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省

      威海職業學院

      浙江省

      杭州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省

      溫州職業技術學院

      河北省

      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省

      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省

      武漢城市職業學院

      湖北省

      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省

      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

      江蘇省

      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省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省

      襄陽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

      河北省

      邢臺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省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省

      許昌職業技術學院

      云南省

      昆明冶金高等??茖W校

      山東省

      煙臺職業學院

      廣西壯族自治區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揚州市職業大學

      江蘇省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吉林省

      長春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南京科技職業學院

      湖南省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省

      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廣西壯族自治區

      南寧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省

      中山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省

      淄博職業學院

      國際影響力50強(前60名)

      (按音序排列)


      省 份

      院校名稱


      省 份

      院校名稱

      北京市

      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省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省

      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省

      日照職業技術學院

      河北省

      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

      山東省

      山東科技職業學院

      重慶市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山東省

      山東水利職業學院

      重慶市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省

      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重慶市

      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省

      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福建省

      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省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省

      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省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黑龍江省

      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

      天津市

      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

      海南省

      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貴州省

      銅仁職業技術學院

      海南省

      海南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省

      威海職業學院

      河北省

      河北對外經貿職業學院

      山東省

      濰坊職業學院

      河北省

      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河北省

      河北旅游職業學院

      江蘇省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省

      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省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省

      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

      內蒙古自治區

      錫林郭勒職業學院

      江蘇省

      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省

      煙臺職業學院

      江蘇省

      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省

      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

      云南省

      云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省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

      吉林省

      長春汽車工業高等??茖W校

      云南省

      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

      浙江省

      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省

      浙江旅游職業學院

      江蘇省

      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省

      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南京科技職業學院

      山東省

      淄博職業學院

      服務貢獻50強(前60名)

      (按音序排列)


      省 份

      院校名稱


      省 份

      院校名稱

      北京市

      北京農業職業學院

      青海省

      青海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省

      日照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省

      山東交通職業學院

      江蘇省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省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重慶市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

      陜西省

      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重慶市

      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省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省

      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省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省

      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省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省

      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

      四川省

      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貴州省

      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四川省

      四川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河北省

      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四川省

      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省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江蘇省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省

      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省

      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

      貴州省

      銅仁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省

      溫州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省

      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省

      襄陽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河北省

      邢臺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

      浙江省

      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江西省

      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

      云南省

      云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省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

      云南省

      云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遼寧省

      遼寧省交通高等??茖W校

      浙江省

      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省

      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省

      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南京科技職業學院

      浙江省

      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

      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省

      浙江金融職業學院

      江蘇省

      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省

      浙江旅游職業學院

      浙江省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省

      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教職成〔2019〕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財政局: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集中力量建設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職學校和專業群,帶動職業教育持續深化改革,強化內涵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現就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以下簡稱“雙高計劃”)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ㄒ唬┲笇枷?/span>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服務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和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需要,扎根中國、放眼世界、面向未來,強力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聚焦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重點支持一批優質高職學校和專業群率先發展,引領職業教育服務國家戰略、融入區域發展、促進產業升級,為建設教育強國、人才強國作出重要貢獻。

       ?。ǘ┗驹瓌t

        ——堅持中國特色。扎根中國大地,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定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健全德技并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服務新時代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中國產業走向全球產業中高端提供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支撐。

        ——堅持產教融合。創新高等職業教育與產業融合發展的運行模式,精準對接區域人才需求,提升高職學校服務產業轉型升級的能力,推動高職學校和行業企業形成命運共同體,為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提供有力支撐。

        ——堅持扶優扶強。質量為先、以點帶面,兼顧區域和產業布局,支持基礎條件優良、改革成效突出、辦學特色鮮明的高職學校和專業群率先發展,積累可復制、可借鑒的改革經驗和模式,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堅持持續推進。按周期、分階段推進建設,實行動態管理、過程監測、有進有出、優勝劣汰,完善持續支持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群建設的機制,實現高質量發展。

        ——堅持省級統籌。發揮地方支持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大資金和政策保障力度。中央財政以獎補的形式通過相關轉移支付給予引導支持。多渠道擴大資源供給,構建政府行業企業學校協同推進職業教育發展新機制。

       ?。ㄈ┛傮w目標

        圍繞辦好新時代職業教育的新要求,集中力量建設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職學校和150個左右高水平專業群,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和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支撐國家重點產業、區域支柱產業發展,引領新時代職業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

        到2022年,列入計劃的高職學校和專業群辦學水平、服務能力、國際影響顯著提升,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和培養千萬計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使職業教育成為支撐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形成一批有效支撐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制度、標準。

        到2035年,一批高職學校和專業群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引領職業教育實現現代化,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國家競爭力提供優質人才資源支撐。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制度、標準體系更加成熟完善,形成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發展模式。

        二、改革發展任務

       ?。ㄋ模┘訌婞h的建設

        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大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實現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培養高度融合。落實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學校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牢牢把握意識形態主動權,引導廣大師生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將黨的建設與學校事業發展同部署、同落實、同考評,有效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動學校工會、共青團等群團組織和學生會組織建設,為學校改革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ㄎ澹┐蛟旒夹g技能人才培養高地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全過程。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加強學生認知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和職業能力培養。加強勞動教育,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培育和傳承工匠精神,引導學生養成嚴謹專注、敬業專業、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品質。深化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模式改革,率先開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在全面提高質量的基礎上,著力培養一批產業急需、技藝高超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六)打造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

        對接科技發展趨勢,以技術技能積累為紐帶,建設集人才培養、團隊建設、技術服務于一體,資源共享、機制靈活、產出高效的人才培養與技術創新平臺,促進創新成果與核心技術產業化,重點服務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加強與地方政府、產業園區、行業深度合作,建設兼具科技攻關、智庫咨詢、英才培養、創新創業功能,體現學校特色的產教融合平臺,服務區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進一步提高專業群集聚度和配套供給服務能力,與行業領先企業深度合作,建設兼具產品研發、工藝開發、技術推廣、大師培育功能的技術技能平臺,服務重點行業和支柱產業發展。

        (七)打造高水平專業群

        面向區域或行業重點產業,依托優勢特色專業,健全對接產業、動態調整、自我完善的專業群建設發展機制,促進專業資源整合和結構優化,發揮專業群的集聚效應和服務功能,實現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結構要素全方位融合。校企共同研制科學規范、國際可借鑒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等產業先進元素納入教學標準和教學內容,建設開放共享的專業群課程教學資源和實踐教學基地。組建高水平、結構化教師教學創新團隊,探索教師分工協作的模塊化教學模式,深化教材與教法改革,推動課堂革命。建立健全多方協同的專業群可持續發展保障機制。

       ?。ò耍┐蛟旄咚诫p師隊伍

        以“四有”標準打造數量充足、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的高水平雙師隊伍。培育引進一批行業有權威、國際有影響的專業群建設帶頭人,著力培養一批能夠改進企業產品工藝、解決生產技術難題的骨干教師,合力培育一批具有絕技絕藝的技術技能大師。聘請行業企業領軍人才、大師名匠兼職任教。建立健全教師職前培養、入職培訓和在職研修體系。建設教師發展中心,提升教師教學和科研能力,促進教師職業發展。創新教師評價機制,建立以業績貢獻和能力水平為導向、以目標管理和目標考核為重點的績效工資動態調整機制,實現多勞多得、優績優酬。

       ?。ň牛┨嵘F蠛献魉?/span>

        與行業領先企業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社會服務、就業創業、文化傳承等方面深度合作,形成校企命運共同體。把握全球產業發展、國內產業升級的新機遇,主動參與供需對接和流程再造,推動專業建設與產業發展相適應,實質推進協同育人。施行校企聯合培養、雙主體育人的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推行面向企業真實生產環境的任務式培養模式。牽頭組建職業教育集團,推進實體化運作,實現資源共建共享。吸引企業聯合建設產業學院和企業工作室、實驗室、創新基地、實踐基地。

       ?。ㄊ┨嵘瞻l展水平

        培養適應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服務中國產業走向全球產業中高端。以應用技術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切實提高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和服務品質。加強新產品開發和技術成果的推廣轉化,推動中小企業的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促進民族傳統工藝、民間技藝傳承創新。面向脫貧攻堅主戰場,積極吸引貧困地區學生到“雙高計劃”學校就學。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廣泛開展面向農業農村的職業教育和培訓。面向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緊缺領域,大力開展高技能人才培訓。積極主動開展職工繼續教育,拓展社區教育和終身學習服務。

       ?。ㄊ唬┨嵘龑W校治理水平

        健全內部治理體系,完善以章程為核心的現代職業學校制度體系,形成學校自主管理、自我約束的體制機制,推進治理能力現代化。健全學校、行業、企業、社區等共同參與的學校理事會或董事會,發揮咨詢、協商、議事和監督作用。設立校級學術委員會,統籌行使學術事務的決策、審議、評定和咨詢等職權。設立校級專業建設委員會和教材選用委員會,指導和促進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發揮教職工代表大會作用,審議學校重大問題。優化內部治理結構,擴大二級院系管理自主權,發展跨專業教學組織。

        (十二)提升信息化水平

        加快智慧校園建設,促進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深度融入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全過程,改進教學、優化管理、提升績效。消除信息孤島,保證信息安全,綜合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手段推進學校管理方式變革,提升管理效能和水平。以“信息技術+”升級傳統專業,及時發展數字經濟催生的新興專業。適應“互聯網+職業教育”需求,推進數字資源、優秀師資、教育數據共建共享,助力教育服務供給模式升級。提升師生信息素養,建設智慧課堂和虛擬工廠,廣泛應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促進自主、泛在、個性化學習。

        (十三)提升國際化水平

        加強與職業教育發達國家的交流合作,引進優質職業教育資源,參與制訂職業教育國際標準。開發國際通用的專業標準和課程體系,推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高質量專業標準、課程標準、教學資源,打造中國職業教育國際品牌。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培養國際化技術技能人才,促進中外人文交流。探索援助發展中國家職業教育的渠道和模式。開展國際職業教育服務,承接“走出去”中資企業海外員工教育培訓,建設一批魯班工坊,推動技術技能人才本土化。

        三、組織實施

        (十四)建立協同推進機制

        國家有關部門負責宏觀布局、統籌協調、經費管理等頂層設計,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戰略需要,適時調整建設重點,成立項目建設咨詢專家委員會,為重大政策、總體方案、審核立項、監督評價等提供咨詢和支撐。各地要加強政策支持和經費保障,動員各方力量支持項目建設,對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構建以“雙高計劃”學校為引領,區域內高職學校協調發展的格局?!半p高計劃”學校要深化改革創新,聚焦建設任務,科學編制建設方案和任務書,健全責任機制,扎實推進建設,確保工作成效。

       ?。ㄊ澹┘訌婍椖繉嵤┕芾?/span>

        “雙高計劃”每五年一個支持周期,2019年啟動第一輪建設。制定項目遴選管理辦法,明確遴選條件和程序,公開申請、公平競爭、公正認定。項目遴選堅持質量為先、改革導向,以學校、專業的客觀發展水平為基礎,對職業教育發展環境好、重點工作推進有力、改革成效明顯的?。▍^、市)予以傾斜支持。制定項目績效評價辦法,建立信息采集與績效管理系統,實行年度評價項目建設績效,中期調整項目經費支持額度;依據周期績效評價結果,調整項目建設單位。發揮第三方評價作用,定期跟蹤評價。建立信息公開公示網絡平臺,接受社會監督。

        (十六)健全多元投入機制

        各地新增教育經費向職業教育傾斜,在完善高職生均撥款制度、逐步提高生均撥款水平的基礎上,對“雙高計劃”學校給予重點支持,中央財政通過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專項資金對“雙高計劃”給予獎補支持,發揮引導作用。有關部門和行業企業以共建、共培等方式積極參與項目建設。項目學校以服務求發展,積極籌集社會資源,增強自我造血功能。

       ?。ㄊ撸﹥灮母锇l展環境

        各地要結合區域功能、產業特點探索差別化的職業教育發展路徑,建立健全產教對接機制,促進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有機銜接。加大“雙高計劃”學校的支持力度,在領導班子、核定教師編制、高級教師崗位比例、績效工資總量等方面按規定給予政策傾斜。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在專業設置、內設機構及崗位設置、進人用人、經費使用管理上進一步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建立健全改革創新容錯糾錯機制,鼓勵“雙高計劃”學校大膽試、大膽闖,激發和保護干部隊伍敢于擔當、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教育部 財政部

      2019年3月29日

      教師〔2019〕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新時代高素質教師的核心素養。2013年以來,通過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改進教育教學的意識和能力普遍提高,但仍然存在著信息化教學創新能力不足,鄉村教師應用能力薄弱,支持服務體系不夠健全等問題,同時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變革對教師信息素養提出了新要求。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按照《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決策部署,根據《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和《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18—2022年)》總體部署,服務國家“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重大戰略,推動教師主動適應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變革,積極有效開展教育教學,教育部決定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含幼兒園、普通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下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下簡稱能力提升工程),特制定本意見。

       

      一、目標任務

       

      2022年,構建以校為本、基于課堂、應用驅動、注重創新、精準測評的教師信息素養發展新機制,通過示范項目帶動各地開展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每人5年不少于50學時,其中實踐應用學時不少于50%),基本實現“三提升一全面”的總體發展目標:校長信息化領導力、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團隊信息化指導能力顯著提升,全面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

       

      1.整校推進教師應用能力培訓,服務教育教學改革

       

      加強校長牽頭的學校信息化管理團隊建設,圍繞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目標制訂信息化發展規劃和教師研修計劃,立足應用、靶向學習,整校推進、全員參與,建立適應學校發展需求的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新模式,激發教師提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內生動力,有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縮小城鄉教師應用能力差距,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以“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老少邊窮地區為重點,國家示范、地方為主,整合資源、協同推進,因地制宜開展貧困地區鄉村教師信息化教學示范培訓,探索名師網絡課堂和遠程協同教研相結合的“雙師教學”模式培訓改革,提高鄉村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推動鄉村教育現代化。

       

      3.打造信息化教學創新團隊,引領未來教育方向

       

      遴選部分校長和骨干教師開展引領性培訓,打造學校信息化教學創新團隊,支持有條件的學校主動應用互聯網、大數據、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探索跨學科教學、智能化教育等教育教學新模式,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成果助推教師教育,提升校長、教師面向未來教育發展進行教育教學創新的能力。

       

      4.全方位升級支持服務體系,保障融合創新發展

       

      適應信息技術發展趨勢與分層分類培訓需求,更新拓展標準體系,提高能力標準的引領性;優化培訓團隊建設,創新教師培訓方式方法,提高培訓指導的針對性;激勵開放建設,改善資源供給,提高研修資源的適用性;變革測評方式,充分利用新技術開展教師研修伴隨式數據采集與過程性評價,提高測評助學的精準性。

       

      二、主要措施

       

      1.開展學校管理團隊信息化領導力培訓

       

      由校領導擔任學校首席信息官(CIO),組建由校長領銜、學校相關管理人員構成的學校信息化管理團隊,采取國家示范培訓先行、各地普及推進的方式,推動面向所有學校的管理團隊信息化領導力提升專項培訓。依據《中小學校長信息化領導力標準(試行)》,將學校信息化發展規劃的制訂與落實作為培訓主線,指導管理團隊結合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目標,形成學校信息化發展規劃,推進數字校園、智慧學校建設,探索教育、教學、教研、管理、評價等領域的創新發展,并確定相應的信息化教學校本研修主題及教師培訓計劃。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跟蹤指導,支持管理團隊落實學校信息化發展規劃,組織教師信息技術應用培訓,有效提升管理團隊領導全校教師應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創新的能力。

       

      2.圍繞學校信息化教學創新推動教師研訓

       

      按照“國家示范、省市統籌、區縣負責、學校自主、全員參與”的實施路徑,以學校為單位申報研修主題和培訓需求,在培訓團隊指導下,采取校本研修、區域教研、教師選學等多種方式,將集中培訓、網絡研修與實踐應用相結合,以學科信息化教學為重點,整校推進開展教師信息技術應用培訓。依據學校信息化發展規劃,組建“骨干引領、學科聯動、團隊互助、整體提升”的研修共同體,圍繞學科課程標準、專業教學標準,以問題為導向,以專題研修為抓手,推進相關教學設備和學科軟件應用,開展教學案例研討、課堂實錄分析等信息化教學校本研修。推動教師應用網絡學習空間、教師工作坊、研修社區等,利用線上資源,結合線下研討,打造“技術創新課堂”,提高應用信息技術進行學情分析、教學設計、學法指導和學業評價等的能力,破解教育教學重難點問題,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助力學校教學創新。

       

      3.實施創新培訓平臺“三區三州”對口幫扶項目

       

      教育部遴選建設一批能力提升工程創新培訓平臺,對口幫扶“三區三州”為代表的深度貧困地區,開展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采用與中小學校“牽手”合作的模式,根據當地教育信息化發展現狀及“牽手”合作學校實際情況,幫助學校完成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與實施方案,針對不同類型的學校創新培訓模式,結合不同學科(領域)、不同能力起點的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需求制訂培訓規劃,分類開展幫扶,支持學校信息化教育教學發展,打造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示范校,推動貧困地區鄉村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

       

      4.推進中西部地區“雙師教學”模式培訓改革

       

      中西部?。▍^、市)根據省域內深度貧困地區、老少邊窮島等地區鄉村學校實際需求,多層次、多學科、多方式開展名師網絡課堂和遠程協同教研相結合的“雙師教學”模式教師培訓改革,加強鄉村教師信息化培訓精準幫扶工作。鼓勵城鄉之間、東中西部之間校際合作,發揮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實驗區及示范校等的引領作用,通過優質學校與鄉村學校“結對子”、建立“雙師工作坊”等方式,利用專遞課堂、同步課堂、名師課堂、名校網絡課堂等,采取教師模仿名師網絡錄像,或者名師網絡錄像與當地教師輔導結合等模式開展教學。雙方教師組成協同教研共同體,通過網絡研修加強集體備課、研課交流,遠程授課教師對鄉村教師進行長期陪伴式培訓,定向幫扶鄉村教師提高專業水平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助力貧困、邊遠地區教學點及鄉村學校開齊國家課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5.促進教師跨學科教學能力提升

       

      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在有條件的地區積極發掘中小學基于信息技術支持的跨學科教學優秀經驗,形成示范案例,建設本地教師跨學科教學能力提升培訓資源和示范校。整合高等學校、教科研機構、教師培訓機構、校外科技活動中心、企業等多方資源,組建培訓團隊,開展信息技術支持的跨學科教學培訓。通過實施專項培訓、組織多校協同的跨學科教學研修活動等方式,打造一批基于信息技術開展跨學科教學的骨干教師,推動信息化教育教學創新,全面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6.加強智能化教育領航名校長名師培養

       

      有條件的地區遴選高等學校、教科研機構、教師培訓機構、企業等組建培訓團隊,重點面向學校信息化基礎較好的中小學校長和學科專業骨干教師,分別開展人工智能助推教育領導力和教育教學能力示范培訓。教育教學專家、人工智能領域相關專家等制訂研修方案,開發研修資源,將任務驅動、深度體驗、行動研究等相結合,幫助參訓校長、教師形成智能化教育意識,掌握智能化教育工具,提升解決教育教學問題的能力。通過迭代開發、優化升級,不斷匯聚智能化教育管理與教學優秀示范案例,完善研修課程,融入最新技術內容和應用成果,形成產、學、研、培、用一體的多方協同參與機制,打造智能化教育領航名校長、名師。

       

      7.提升培訓團隊信息技術應用指導能力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選拔一線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突出的學科骨干教師,建強培訓者隊伍,打造專兼結合的高水平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團隊。遴選信息化教學見長的高等學校、教科研機構和教師培訓機構,采用專題研修、分類培訓與學習共同體建設等模式,以縣區為重點開展培訓團隊專項培訓,推動培訓團隊開展應用信息技術促進學科教育教學的研究,探索基于“互聯網+”的教研組織形式,提高指導學科教師信息化教學的能力,以及應用信息技術進行培訓設計、管理、評價等的能力。

       

      8.創新信息素養培訓資源建設機制

       

      以信息化教學方法創新、精準指導學生個性化發展為重點,創新機制建設教師信息素養培訓資源。各地教育行政部門依據應用能力標準和本地教師信息技術應用的實際水平,統籌指導教師信息素養培訓資源建設。面向社會匯聚教師信息素養提升的教育大資源,積極引入大數據、云計算、虛擬現實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支持的實物情景和實訓操作等培訓資源,尤其是職業教育課堂與實訓室數字化教學相關資源,以及一線優秀教師參與研發的微課、慕課、直播課等視頻培訓課程資源。把開放教育資源創新應用與優質資源班班通項目結合起來,依托區域教育資源服務平臺,通過資源使用率及用戶評價等建立優質培訓資源遴選機制,推進資源共建共享。

       

      9.構建成果導向、全程監測評價體系

       

      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統籌推進本省(區、市)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發展測評,建立成果導向的能力評估模型,將教師研修學習、教學實踐等活動納入評估范疇,以評促用。充分利用各級各類管理與服務平臺,推動開展以教師網絡學習空間應用為核心的過程化評價,收集來自區縣各校教師教學、教研的常態數據,進行數據綜合挖掘,切實提高精準診斷、及時干預和個性化服務教師能力提升的水平。建立多元評價機制,引入第三方評價,通過評測中心、監測網絡等多種途徑,開展常態化監測,構建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監測評價體系。

       

      三、組織保障

       

      1.加強組織領導

       

      教育部負責能力提升工程的頂層設計和宏觀指導,完善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準體系,實施國家級示范培訓項目,監測評估各地組織實施工作。能力提升工程執行辦公室負責組織管理和支持服務的具體工作。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本?。▍^、市)能力提升工程的統籌規劃與管理,確定專門機構負責組織實施的具體工作,結合實際情況制訂本?。▍^、市)能力提升工程規劃方案,利用信息管理平臺實施精細化管理,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納入教師培訓必修學分,建立推動學校與教師主動應用信息技術的相關制度,健全完善本?。▍^、市)教育系統網絡安全制度體系。地(市)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本地區能力提升工程的組織管理,重在指導縣級教師發展機構建設,通過本地區資源平臺服務、管理平臺應用等,推動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

       

      2.明確主體責任

       

      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是本地能力提升工程組織管理的責任主體,要完善制度、健全機制,整合電教、教科研、培訓等機構資源,科學統籌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項目,有效遴選學員,加強縣級教師發展機構和網絡平臺建設,打造本地骨干培訓者和項目示范校,構建示范帶動輻射體系。中小學校是提升教師全員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關鍵節點,校長是第一責任人,要制訂本校信息化發展目標和規劃,并圍繞目標、規劃切實開展信息化教學校本研修,支持教師參加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落實全員信息化培訓學分要求,提高信息化教育教學水平。

       

      3.落實經費保障

       

      中央財政通過“國培計劃”、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等項目,支持開展國家級示范培訓,推動能力提升工程實施。各?。▍^、市)要加大投入力度,保障本地區能力提升工程實施。中西部?。▍^、市)要用好“國培計劃”專項經費,重點提高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教師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地市及區縣要有力保障教師全員培訓,支持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典型培育和經驗推廣。中小學校要統籌整合多方資源,為本校教師學習和應用信息技術創造良好條件。

       

      4.鼓勵社會參與

       

      積極爭取社會力量支持中小學校信息化建設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建立多元化籌資渠道,鼓勵企業和社會機構與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合作,積極研發服務中小學教育信息化應用的軟硬件產品,參與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建設及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打造智能化、數字化、實時在線、同期同步的教師培訓網絡平臺,建立自適應、菜單式、個性化的教師培訓學習體驗空間,推動以信息技術為工具的教育教學創新。

       

      5.做好監管評估

       

      教育部加強對各?。▍^、市)能力提升工程實施情況的監測、督導。各省(區、市)能力提升工程規劃方案報教育部備案。省、地市級教育行政部門采取專家評估、參訓教師網絡評估和第三方評估等方式,做好能力提升工程實施的監管評估及督導工作??h區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結合學校信息化發展規劃和自我測評,對學校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作進行過程督導和質量評估,并將評估結果納入學校辦學水平評估和校長考評的指標體系。

       

      教育部

      2019年3月20日

      本站客服
      回到頂部
      国产91福利在线精品剧情尤物